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19030
大小:33.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9
《咨询师继续教育生态城市绿色课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项目实施 2.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与关键技术内容 3.基于环境能效的空间规划 4.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营造 1.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项目实施 1.1理论背景: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下的空间挑战 新城镇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新城镇人口和密度不断增长和膨胀 基础设施 ·传统灰色基础设施(公路,市政下水管网) ·基于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服务功能 基于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开敞空间、公园、自然地域形成的绿色网络看作支持城市和社区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 绿色基础设施是在尽量不改变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
2、和自然规律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它的合理布局,能有效的减少灰色基础设施的投入,节省国家公共资源投资,减少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加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所具备的旅游游览、文体娱乐等功能,它的发展与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绿色基础设施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指导性 ·从可操作性层面,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的目标体系化和具体化 ·从效益层面,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动态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源于解决战后美国城市化高潮及畸形的城市蔓延带来的城市土地过度消耗,生态系统平衡破
3、坏等问题。 ·2001年5月,加拿大学者赛伯斯蒂·莫菲特发表了《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 ·2004年,美国学者麦克A.本尼迪克特、威尔.艾伦和爱德华T.麦克马洪共同著写了《弗吉尼州推进战略性保护》 ·2004年2月英国简.赫顿联合会发布了《可持续社区绿色基础设施》 ·2006年,英国西北绿色基础设施小组发布了《西北绿色基础设施导则》 ·2012年12月10—13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了主题为“城市之绿(GreeningofCities)”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1.2运行框架:市场环境下的项目实施 ·建立绿色基础设施基本认识与共识 在理论与实践
4、研究、政府管理和公众等不同领域,需要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实施途径等方面,建立更为准确的认识和共识。 绿色基础设施鼓励公众参与,使得生态、环保、节能等理念可在大众中产生深远影响,促进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基于制度环境的绿色基础设施管理 政府部门参与管理评估,促进绿色基础设施的实施和价值体现,这是目前欧美等国家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基础设施鼓励公众参与,使得生态、环保、节能等理念可在大众中产生深远影响,促进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雨洪管理(StormWaterManagement) 雨洪管理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
5、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作为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可提供类似“海绵”的功能,水多则涵养,缺水则释放,起调控雨洪平衡的作用。 德国污水联合会(ATV)、雨水利用专业协会(FBR)制定了雨水利用与管理的技术性规范和标准。英国提倡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倡导了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雨洪管理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es,最佳管理措施)是采取措施减轻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对城市径流和水质造成的负面影响。BMPs通过蒸发、渗透、截留、过滤或生化反应等手段处理雨水,以达到减少雨水径流,消减洪峰和减轻面源污染的目的。 低影响开
6、发(LID)是雨水管理一个相对较新的理念,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综合雨洪管理战略。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维持流域水文情势,使受纳水体的生态完整性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LID通过合理的场地开发方式,将水文功能创造性地集成到场地设计中,力图恢复自然水文状况,并采用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开发导致的水文条件的显著变化和雨水径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LID采用了一整套的场地设计策略以及高度本地化、小尺度,分散式的源头控制技术。这些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整合到建筑物、基础设施及景观设计中。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 基于PPP模式的环境治理、服务与运营是近
7、年来对于城乡环境问题治理的新趋势。其主要是通过第三方项目公司提供环境建设治理及后续运营的方式,经过专业的评估由政府部门采购其公共服务的方式,快速实现环境问题整治和及其相关资源利用的可持续运营手段。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早期从一定规模的绿道体系开始,随后通过资源评估、规划、GIS分析等进行进一步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并通过各相关管理部门的相互合作以及研究与规划部门制定可实施性的保护、建设、弥补方案,从而全面开展实施,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