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

ID:5867101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6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_第1页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_第2页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_第3页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_第4页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通化镇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交流(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近年来电视健康讲座、养生讲座频频出现“大师”所谓的“张悟本、马凌悦”等等。这个事情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对健康注重了迫切需要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医疗、保健、养生这方面良莠不齐。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讲,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这些事情服务群众。所以我们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政策引导把握机遇掌握一些中医药知识是必要的。同时在宣传中医药保健养生知识时也宣传了我们乡镇卫生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今天我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中医药知识

2、,所讲内容不到之处希望大家指点改进。中医学又称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与疾病的斗争总结。随着西医学又称现代医学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步萎缩。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相当注重中医药发展,但现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有优势:1.功能性疾病如失眠2.西医药改善不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三多症状3.疼痛性疾病4.治未病即养生保健,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提出中医药适宜技术。我们的交流也从适宜技术开始。理论基础  中医传统疗法有着较深的理论基础,它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

3、着密切的联系。  一、中医脏腑学说;脏腑,古代称为“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征象或形象,这里是指内脏的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二、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络。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肌肤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2000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2009年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

4、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确定了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  中医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同时我们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早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就会利用自然带来的阳光、温泉水、冷水治疗疾病,强身健体。中医理疗是通

5、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常用的物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  

6、(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

7、: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

8、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