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和北豆根的鉴别-论文.pdf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鉴别-论文.pdf

ID:57926387

大小:106.7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6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鉴别-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鉴别-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大视野2013年4月第4期①中医中药山楂10克,大黄10克(后下),徐长卿9克,赤芍10克,丹皮9克,下),蝉衣6g,樱桃核9g,赤小豆lOg,生山楂9g,甘草2g。生地10克,连翘l5克,赤小豆l0克,樱桃核l0克(5)。3.4例4患者,男,30岁,2011年4月18日荨麻疹,全身皮肤2010年2月17日,自述服上:疗两剂后,搔痒渐止,因咳嗽未搔痒不休,风团成片状,疹色淡红,夜痒尤甚,面色不华,肌肤失愈,继以流风宣肺止咳为主而告愈。润,脉濡,舌淡苔白腻,证属血虚生风,湿热内阻,拟方养血祛风,3.2例2患者,女,37岁,2010年10月19日,自本月13号起此亦为“

2、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全身发斑,3.4月份有类似症状出现,发起似乎与服痢特灵,癫茄荆芥lOg,赤芍9g,丹皮9g,生地lOg,当归尾10g,蝉衣3g,生片等有关,经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于16号身痒又作,山楂10g,樱桃核lOg,小胡麻lOg,赤小豆lOg(5)。继则全身起红斑,高出皮肤,相连成片,尤以头面、四肢为甚,伴注:服上方后,诸症消失。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咽干口燥,苔薄白,脉滑。经外院皮肤科等4讨论多方治疗无效。此为风热相搏,人于营分,治拟疏风清热,凉血荨麻疹,中医称“瘾疹”“丹疹”“蓓蕾”或“风团”,为一种常见和营,佐以抗过敏之品。的瘙痒性过敏

3、性皮肤病,以发无定处,忽起忽退,来去迅速,瘙痒麻黄lOg,连翘lOg,桑白皮15g,丹皮lOg,赤小豆lOg,板兰根无度,消退后不留痕迹为其特点。《内经》始称其病由风邪而发,15g,生地10g,赤芍lOg,石膏15g,:赶黄lOg(后下),荆芥lOg,防风后人归纳大致有风寒,风热,血瘀,血虚,饮食不洁,脾胃虚弱等9g,牛子lOg,浮萍lOg,樱桃核log,蝉衣3g(5)。多种原因。例一,例二,由药物引发,实为荨麻疹样药疹。此类2010年9月25日,经服上方五剂后,全身风疹渐退,心烦意药疹,乃是禀赋不足,毒邪内扰或因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由湿乱,脉濡细,苔薄白,仍从“治风先

4、治血,血行风自灭”原法,又服热熏蒸,留于肌肤,湿从热化,血热伤阴而妄行,发于肤表。五剂而告愈。风疹与药疹虽属一类,按照中医辨证论治,身中有异于上述3.3例3患者,女,42岁,2010年12月18日,慢性荨麻疹,经病例,皆用生山楂,樱桃核,赤小豆。具有酸甘化阴:脱敏作用,常复发,发时疹快此起彼伏,瘙痒难忍,皮肤均红,苔薄黄,舌淡佐以疏风解表透疹之荆芥,牛子,薄荷,蝉衣,徐长卿。浮萍,防红,脉沉细,证属素体湿热内蕴,入于营分,经用祛风利湿,抗过风,清热凉血之小生地,赤芍,丹皮。但例一,例二感受药毒,邪敏治疗两个月未效,后改用扑尔敏,强的松,苯海拉明等亦无效,热人营,故用清热

5、,泄火解毒之大黄,赤小豆,甘草,石膏,与清热又予服用疏风和营托运之品也未见其效,来邀余诊。此为邪热凉血,疏风解表透疹之药配伍,使毒热之邪无处留藏。而例四有相搏于营分,改用清营凉血佐以透发,服下方六剂而痊愈。血虚之象,故养血祛风选用当归,小胡麻。此方配伍,补泻同施,赤芍9g,丹皮9g,生地lOg,僵蚕6克,防风lOg,薄荷3g(后酸甘苦寒并用,立法严谨,紧扣病机,故收效迅捷。山豆根和北豆根的鉴别杨秀霞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青州262500)[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04—0297—01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功效基本相同

6、,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4显微鉴别痛的作用。性寒,味苦。在许多地方,两者经常混用,但两者有北豆根根茎横切面和山豆根横切面:①北豆根表皮细胞,有许多地方不同,不能混淆。时残存,下有断续的木栓层细胞数列,山豆根木栓层为6—15列1来源不同细胞。②北豆根皮层中有单个石细胞散在,石细胞呈分枝状或北豆根类源于防己科(Menispermaceae)植物蝙蝠葛Menisper.类方形、多角形。山豆根皮层外侧薄壁细胞多含草酸钙方晶,断mllm.dauricumDC.的干燥根茎。《本草纲目拾遗》载有蝙蝠藤。赵续排列成含晶细胞环,每一细胞含结晶(或2—3个),细胞壁木学敏谓:“叶类葡萄而小

7、,多歧劲厚青滑,绝似蝙蝠形,故名。”山化;有纤维束散在。③北豆根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外侧有纤维豆根来源于豆科(Leguminosae)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一束,纤维束的两侧有石细胞群,石细胞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束问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开宝本草》中苏颂谓:“山豆根,生剑南及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宜州、杲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如豆,成,均木化,木薄壁细胞具纹孔。山豆根韧皮部有纤维束,束间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古代形成层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