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23244
大小:17.2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11
《奇偶校验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奇偶校验实验报告 篇一:奇偶校验 实验项目四:数据的校验(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据的校验机制。 *2.掌握海明码校验实施过程(选做)。 *3.掌握循环冗余码校验实施过程(选做)。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程序模拟奇偶校验实施过程(提示:主函数、发送函数、传输函数、校验函数)。 首先奇偶校验过程的基本过程:奇偶校验位有两种类型:偶校验位与奇校验位。如果一组给定数据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偶校验位就置为1,从而使得总的1的个数是偶数。如果给
2、定一组数据位中1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奇校验位就置为1,使得总的1的个数是奇数。偶校验实际上是循环冗余校验的一个特例,通过多项式x+1得到1位cRc。 *2.设计一个程序模拟海明码校验实施过程(提示:主函数、发送函数、传输函数、校验函数、纠错函数)。 *3.设计一个程序模拟循环冗余码校验实施过程(提示:主函数、发送函数、传输函数、校验函数、纠错函数)。 三、实验报告: 1.给出源程序和执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product(); void
3、trans(); voidpop(); intp1,p2; inta[8]={0}; intmain() { product();//产生一个随机的八位二进制的数 trans();//设置传输出错一位或者没有出错的情况 pop();//判断有无出错的情况 return0; } voidproduct() { inti,data;intcount1=0;srand((unsigned)time(0));data=0+rand()%128;//产生0-127的随机数printf(
4、"随机的产生一个128以内的十进制数为%d",data);for(i=0;i if(count1%2==0)//奇校验奇数个1校验位为0,偶数个1为1a[7]=1;}for(i=0;i else a[7]=0; p1=a[7]; printf("初始二进制校验位放在最高位它为:%d",p1); printf("产生随机二进制数为"); /* while(i>=0) printf("%d",a[--i]);*/ for(i=7;i>=0;--i) { printf("%d
5、",a[i]); } printf(""); } voidtrans() { inti; srand((unsigned)time(0)); i=0+rand()%9;//产生0-8的随机数 if(i==0) printf("机器内部设置传输过程中没有出错"); else { a[i-1]=(a[i-1]==0)?1:0; printf("传输过程将机器内部的数据进行了一位改动,改动位 为%d",i); } voidpop() { printf("接收
6、数据计算出的校验位为:%d",p2);if(p2!=a[7])printf("通过校验位p1与p2的比较得出传输过程中数据出错了。if(count2%2==0)p2=1;inti,count2=0;printf("接收数据为:");for(i=7;i>=0;i--){}printf("");//求接收数据的偶校验位for(i=6;i>=0;i--){}if(a[i]==1)count2++;printf("%d",a[i]);}elsep2=0; "); elseprintf("通过校
7、验位p1与p2的比较得出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没有出错!"); } 篇二:实验报告 实验一 1.ADs1.2下建立工程 (1)运行ADs1.2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forARmDevelopersuite),点击File
8、new,在new对话框中,选择project栏,其中共有7项,ARmexecutableImage是ARm的通用模板。选中它即可生成ARm的执行文件。还要在,projectname栏中输入项目的名称,以及在Location中输入其存放的位置。按确定保存项目。
9、 (2)在新建的工程中,选择Debug版本,如图,使用edit
10、Debugsettings菜单对Debug版本进行参数设置。 (3)在如图2-1-3中,点击Debugsetting按钮, 图2-1-3 (4)在如图2-1-5中,点击ARmAssembler,在Architectureorprocesser 图 2-1-5 栏中选ARm920T。这是要编译的cpu核。 (5)在如图2-1-6中,点击ARmccompliler,在Archit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