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01715
大小:1.6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03
《《植树的牧羊人》课件教学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作家作品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小说家、电影编剧。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了和平信念。代表作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1.字音形识记慷慨( )干涸()废墟()坍塌()戳穿()琢磨()酬劳()水渠( )刨根()流淌()缝隙( )呼啸( )kāngkǎihèxūtāntāchuōzuóchóuqúpáotǎngxìxià
2、o溜():溜达溜():水溜liūliù栋():栋梁拣():挑拣dòngjiǎn戳():戳穿截():截肢戮():杀戮躁():急躁燥():躁热噪():噪音chuōjiélùzàozàozào2.积累词语干涸:流淌:废墟:酬劳:富饶:刨根究底:寡言少语:不毛之地:连锁反应:(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液体流动。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物产多,财富多。比喻追究底细。同“刨根问底”。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或不爱讲话。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名词作动词,长出草木。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
3、化。1.通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叙述的三件事。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①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改牧羊为养蜂,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③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机,变得富饶。课文结构第一部分:总领全文,点明题旨。赞美牧羊人——这是
4、一个难得的好人。第二部分:三见牧羊人。A.一见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B.二见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C.三见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第三部分:照应开文,深化主题。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
5、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文中的“1913年”,“1920年”,“1945年”时间叙述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从全文内容看,从1910年到1945年,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共种了35年的树。2.阅读第二部分,填写下表。内容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第三次相见他已经八十七岁了,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风穿过树林的响声。山地重新充满
6、生机,泉水又冒了出来,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一万多人口幸福地生活在这里。有三十来只羊,日子过得很艰苦。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只存活了一万棵树苗。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一点生气也没有了,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只剩下四只母羊,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看到了溪水。问题探究1.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生活节俭、热爱劳动、慷慨无私、乐于奉献,目标远大、坚韧执着的人。2.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
7、,有什么好处?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牧羊人为何要植树、植树的成果又如何。3.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议论。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由衷地赞扬了老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4.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荒山变成奶和蜜的田园的?能够支撑老人体力和毅力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信念,他认为:如果山上没有了树,就没有了生命,也由于老人一生坎坷的遭遇,身边的两位亲人相继离开了他,他变成了孤独一人,也是想通过种树,来种植生命,通过“再塑大山的生命”
8、来寄托自己的追思。5.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