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74792
大小:5.99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PPT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二、解剖概要三、分型和病理四、临床表现五、诊断六、鉴别诊断七、针刀治疗八、预防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腰椎间盘因外伤或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脊神经或者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以腰腿放射性疼痛、下肢及会阴区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应力集中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1.腰部椎骨关节学各论椎间盘:连结相邻两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组成:外部纤维环、内部髓核。数目:23块作用:连结、缓和冲击。:①保持脊柱的长度;②维持身高;③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④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⑤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
2、;⑥缓冲作用,起着弹性垫的作用。2.腰椎间盘髓核含85%的水分,其密度随年龄而增大。正常脊柱伸直时,髓核内液体流向前方,屈曲时流向后方。髓核使压力在椎体整个上下面均匀分布。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连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能承受身体的重力,能保护和控制脊柱各种活动,平衡缓冲外力。3.骶骨及尾骨5.腰部韧带腰椎黄韧带结构(1)背部浅层肌(2)斜方肌(3)肩胛提肌(4)菱形肌(5)背阔肌(6)背部深层肌(7)竖棘肌(8)夹肌6.腰背部肌肉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的周围,在腰部筋膜明显增厚,可分为浅、中和深层。浅层位于竖脊肌的后面,向内
3、附于棘上韧带,向外附于肋角,与背阔肌的腱膜紧密愈合,向下附于髂嵴腰部浅筋膜竖脊肌起于一宽厚的肌腱前面,靠近“U”型腱内侧,该肌上行过程中附着于骶正中嵴、腰椎、第11与12胸椎的棘突及其棘上韧带。在靠近“U”型腱的外侧处,该肌附于髂嵴背内侧面和骶外侧嵴,在此处和骶结节韧带和骶髂后韧带融合。部分前卫可与臀大肌,多裂肌相延续。肌前卫在上腰部可分为三个纵柱:外侧的颈髂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内侧的棘肌。每一纵柱又可分为以下三部分:竖脊肌髂肋肌 最长肌 棘肌腰髂肋肌 胸最长肌 胸棘肌胸髂肋肌 颈最长肌 颈棘肌颈髂肋肌 头最长肌 头棘肌颈髂肋肌:起于-6肋角,胸髂肋肌止点的内侧,止于4-6颈椎横突后
4、结节颈最长肌:位于胸最长肌的内侧,以扁腱起于上4-5胸椎横突,止于2-6颈椎横突后结节头最长肌:位于颈最长肌和头半棘肌之间,起于上4-5位胸椎横突及下3-4位颈椎的关节突,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止于乳突后缘。骶棘肌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腰3及腰4神经根皆自相应的椎体上1/3或中1/3水平出硬膜囊,紧贴椎弓根入椎间孔,在椎管内走行过程中不与同序数椎间盘相接触。腰5神经根自腰4/5椎间盘水平或其上缘出硬膜囊,向外下走行越过腰5椎体后上部绕椎弓根入腰5/骶1椎间孔。骶1神经根发自腰5/骶1椎间盘的上缘或腰5椎体下1/3水平,向下外走行越过腰5/骶1椎间盘的外1/3,绕骶1
5、椎弓根入椎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由上述解剖结构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和腰5/骶1层面的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且突出部位多在椎间盘的后部后纵韧带外侧,椎间盘的突出物主要压迫在此处或即将传出硬膜囊的下一节段的神经根。如突出物较大或突出偏内时,也可压迫硬膜囊内的再下一条神经根,使两条神经根同时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腰部整体解剖结构示意图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退行性变(老化)——发病基础外力的不当作用(不良姿势、用力不当、过度用力等)——诱发因素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肥胖等。中医认为
6、:外感风寒湿邪作用于腰部,使局部气滞血凝,不通则通,形成腰部及下肢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血液供给缺乏,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二、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三、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
7、间盘纤维环破裂。四、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五、腰穿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六、其它1、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2、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3、遗传:这也是病因学的考虑方面。4、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在松弛退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