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91962
大小:2.91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7-20
《2020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专题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 (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2散文类文本阅读课程要求《初中课程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对抒情性文体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做出评析;主动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拓展对作品的认识。《高中课程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散文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知识精讲一、散文结构思路分
2、析(行文思路、线索作用)
3、分析材料关系法关系类型子关系特点相承关系承接关系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的层层相递。递进关系相并关系并列关系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对照关系相属关系总分关系41/41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分总关系
4、线索法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时间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分清线索后,自然也就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5、层次法根据关
6、键词语或关键句子总结出段意,再看哪些段意集中表达同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一、表达技巧
7、修辞手法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8、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
9、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41/41
10、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2)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
11、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6)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
12、悲的情感。(7)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8)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9)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10)联想想象:联想与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12)对
13、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14、表达方式散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很多,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重点是记叙和描写两种。41/41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代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过程的表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鉴赏角度分类作用记叙角度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有对话效果,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和感染力。用于物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