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荆棘鸟中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3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总第109期)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forEthnicMinor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un.2008荆棘鸟!中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分析∀刘泓(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贵阳贵州550025)摘要:玛丽卡森的#魔鬼∃形象是男权社会文化对她的偏见。事实上,她是女权主义的极端代表,追求事业,力图改变命运,同时渴望爱情,但又拒绝虚伪,甚至反抗虚伪。这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无疑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在妇女解放运动中
2、起到了榜样作用。关键词:魔鬼;女权;男权;爱情;支配中图分类号:I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08)03-0093-05荆棘鸟!是一部世界级的文学著作。它是澳大利亚来,用双手搂住了梅吉%%梅格安,这是我最喜欢的名[1]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创作的,一经字。∃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出自一名教士的赞美之词已发表便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多年来一直深经发出暗示&&&美丽过人、单纯至极的小女孩梅吉一下子受亿万读者的喜欢。它相当于一部传奇家世小说,讲述了走进了拉尔夫的心田,点燃了这个所谓的上帝
3、代表内心的克利里一家三代在1915-1969年这半个世纪内的人生经熊熊爱火,让他对她一见钟情。历和情感历程。小说的叙事结构比较独特:全书共分为七但也正是玛丽卡森从中作梗,让这美好的爱情饱经章,每一章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采用的是结构主义中风霜,最终只能如拉尔夫所言,是#玫瑰的灰烬∃。她处心积的纵组合手法,人物之间相互辉映,各自的特点得以彰显,虑的一份遗书,让拉尔夫神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一千三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贯穿全书的主线则是女主人万英镑也出卖了梅吉,让他俩之间的爱情如牛郎织女那样,公梅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那离经叛道、缠绵悱恻、
4、动人心扉只能隔河相望,不能牵手同行。而梅吉更是经历无数苦的爱情故事。梅吉和她的母亲菲奥娜不仅容貌绝华,具有难&&&先是嫁给貌似拉尔夫却不爱她的卢克,这个新郎只是天使般的面孔,而且在男权社会中不畏世俗,爱吾所爱,为贪图她的钱财,用手段得到了她,但根本没有给她#施舍∃一了爱情终生经受磨难也毫不退缩。在捍卫爱情方面,她们点爱,让她吃尽了苦头,生女儿时险些丢掉了性命。拉尔夫比站在对方的男人更坚强,给读者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虽大志实现&&&作了罗马教廷的红衣大主教,但得知儿子不象,赢得了无数人的同情。幸身亡后,忏悔至极,竟脆弱地在情人梅吉怀抱中死去。
5、读与之相反,小说中的玛丽卡森是以面目可憎的#老蜘者看完该书后,可能对玛丽卡森憎恨无比,觉得她就是#老蛛∃形象出现。她是梅吉和拉尔夫爱情的造就者,也是其毁蜘蛛∃、#毒女人∃。身为长辈,且年事已高,竟与自己的小侄灭者。是她的一封信,贫困潦倒的弟弟帕迪得以带着一家女梅吉做情敌、争情人。出于对晚辈的爱,何不顺水推舟,做人背井离乡,从新西兰一路颠簸、辗转来到澳大利亚的德罗桩好事&&&让梅吉和拉尔夫甜蜜结合、幸福一生呢?为何还海达,而又是她派拉尔夫神父去接帕迪一家人,才遇见了梅要使出卑鄙手段,让相爱中的二人痛苦终生呢?吉,从而揭开了他人生爱情的序幕
6、:#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自我们将从女性主义出发解读梅吉的情敌玛丽卡森,己的哔叽长袍拖在尘土之中,迈步越过了那些男孩,蹲下身给她一个公正的位置&&&女权主义的极端代表。*收稿日期:2008-02-16作者简介:刘泓,女,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393文学研究刘泓:荆棘鸟!中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男权社会中,传统男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是击败了其他女人,让迈克儿卡森死心塌地爱上了自己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天使∃即男性眼中所谓的这个#外来妹∃,靠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个#比人们认
7、为女#好∃女人,温顺善良,无私奉献,不敢与命运抗争,始终被动人应该有的更聪明的头脑∃。我们不得不佩服玛丽卡森而顺从地接受传统角色;#魔鬼∃即所谓的#坏∃女人,喜欢的过人之处&&&一个身无分文的#外来妹∃能够成功地抓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拒绝无私奉献,不接受强加给她们的住一个富男人的心,而且一直到死都非常宠爱她,可以说是[2]社会角色。一直都把她当作手心里的宝。她的的确确是个有着过人智显而易见,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是#魔鬼∃。但正如慧的女人,但她的优点也同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男权社会对方红所言,#天使∃和#魔鬼∃都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妇女的偏
8、见&&&女人不应该聪明,应该傻得让男人支配。女性的幻想和偏见,都是对被边缘化的女性的歪曲描述。#比人们认为女人应该有的更聪明的∃这个长长的定语将[3]我们本着#文学形象是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