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22382
大小:1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0
《上海长风公园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风公园调研报告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最重要的它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次调研的对象是上海长风公园,上海长风公园始建于1956年,1959年国庆节建成开放,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公园,唯一的山水公园。如图一:这是上海长风公园的平面图,公园面积约36.6平方米,公园设有四个大门,南门(正门)在大渡河为1号门;东门在枣阳路南端为2号门;图一西门在大渡河路云岭路口为4号门,北门在怒江路为3号门,公园借鉴了北京颐和园园林风格和杭州、苏州的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银锄湖面和30米高的铁臂山构成全园独特的
2、景观。公园的道路错综复杂,有很多的小道交叉,但在每个交叉路口又有清晰的指示牌,游客因此不会迷失方向。指示牌的顶部用了小海豚的造型,显得活泼可爱,更容易获得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喜爱。公园的道路都是由各式的硬地铺地而成,不同的场景铺不同的材质,一般的大路就是水泥地铺地,如果是一段在草丛或是树林里面的小径,则会用小图二图三图四石子与大砖块结合而铺设,或是边上用石头堆砌成栅栏的样子。如图二、三、四所示。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小路,就是相对上面几种走的人多一些的,路也相宽一些的话,则一般用偏红的砖块铺成错落有致的形状,这样显得不会太杂乱无章,小路的有序和小径的生动配合的相得益彰,非常的和谐。
3、如图五、六。在公共设施方面,长风公园也布置的非常的齐全。每个路口都有垃圾桶,图五图六在路边都有路灯,树林里面、花丛中也配着小的路灯。供人们休闲的长椅也很多,在路边都有安排,行人累了可以休闲,基本的设施样样齐全。长风公园作为一个大型的山水公园,人流量是比较大的,它里面不仅仅是有花草树木供人们欣赏,而且也有很多的娱乐设施供人们玩耍嬉戏。图七是一份长风公园的人流线分析图,红色的线条是主要流线,这条线贯穿了整个公园的主要景观,它连接着4个主要出入口,也是人流量最大的一条路线,蓝色的线是公园的次要流线,它密密麻麻的有很多条,连接着主要流线,通往每个景点,还有很多小径,虽然人流量不大
4、,但却充实着公园。长风公园的著名景点很多,像铁臂山、银锄湖等,公园还有著名的长风海底世界。如图八公园一共分成图七了5个区域,分别是饮食区、娱乐区、休闲区和观景区,如饮食区里面有食品部、小吃街、餐厅,娱乐区里面包括游乐场、赛车馆、白鲸表演馆等,休闲区有草坪、广场供人们休闲,观景区包括了长风公园的著名景点,供人们散心,陶冶情操。公园里有各色的植被覆盖着,公园树木有160多种共1.85万株,主要是银杏、雪松、黑松、悬铃木、香樟、水杉、棕榈、柳树等。乔木与灌木之比1∶1.89,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5。园西北部有图八占地6700平方米的苗圃,内有建筑面积共300平方米的温室2
5、座。1988年苗圃提供给花坛露地花卉6.79万株,盆栽花卉5237株。公园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公园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上海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风公园的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的考虑到了与建筑风格相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的搭配,分别组合成了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高又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
6、明暗、动静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公园的公共设施也很齐全,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多种设施。园北部有一条长200米的被称为“勇敢者道路”的设施,由铁索、悬梯、高坡滑板、沙壕、地洞等组成。往西是游艺小火车,铁轨迂回盘旋在一个小山谷中。园南设置大型游艺机——雪撬、电动童车。水上游乐活动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公园的水面积14.3万平方米,占了整个公园三分之一,有快艇、电动船、脚踏船等娱乐设施,垂钓也是公园的一项活动内容。园中有很多雕塑,最著名的要算雷锋塑像和少年先锋队员群塑,这两座雕塑不仅仅是给人们欣赏拍照,它们更代表着一种代表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的
7、精神。通过这次调研,我觉得长风公园是一个从环境、设施包括功能都非常齐全的一个公园,非常值得我去参考,我觉得它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一、它有完整的生态理念,尊重现实的自然观,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采用了综合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绿地所处位置、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协调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二、整体和谐统一理念,建筑与植物、水景、环境小品的有机结合。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交相呼应,相得益彰。环境小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体现了科技文化和历史意义,成为环境的点缀和烘托。三、以人为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