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

ID:56090487

大小:698.6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04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_第1页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_第2页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_第3页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_第4页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来自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一一来自徽观企业的数据分析康志勇【摘要】文章使用20o1~2007年微观企业数据分析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要素市场扭曲对就业的影响发现地一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共同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超常发展,并诱发有偏的技术进步,形成资本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最终造成经济快速增长而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检验结果显示,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是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对不同规模企业就业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应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赶超行为、缓解要素市场扭曲,以逐步实现符合地区资源禀赋的技术进步,最终减少技术进步对

2、就业的替代作用从而增加就业。【关键词】赶超行为要素市场扭曲就业效应【作者】康志勇:扬州大学商学院讲师。—。≯。l。_.。量≮一、弓I言改革_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30余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经济问题。经济快速增长与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并存的二元悖论就是其中之一。《中圉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O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O年代以来,这一数字下降到70万个左右。根据张车伟、蔡畴(2002)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从1980年的0.44降为2000年的0.1左右,远低

3、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什么中国就业增长会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明显下降?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外生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核心因素。既然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技术进步一直是研究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技术进步通过革新劳动手段,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减少企业对劳动和劳动时间的需求,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马克思,1975;Aghion等,1994)。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能开发新产品、开辟新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形成技术进

4、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魏下海,2008)。然而,关于中国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的经验检验并没有得出较为统一的结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丁仁船、杨军昌(2002)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总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齐建国(2002)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在2O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反转。9O年代中后期,技术进步和就业之问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姚战琪、夏杰长(2005)认为,技术进步造成了就业量的下降。李博、温杰(2010)认为,虽然总体上技术进步对就业量的影响是正相关关系,但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对本部门的就业净效应均为负。他

5、们将其中原因归咎于技术进步在所有行业间的扩散效应导致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新的产品和新的行业从而使就业增加。虽然上述研究的结论并不统一,但基本都认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有偏的影响。姚战琪、夏杰长(2005)提出2O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工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选择也不断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这必然会降低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但他们的研究并没有指出造成中国经济在这一时问段内呈现出过度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的原因。笔者认为资本深化乃至有偏的技术进步都内生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部人手是理解这一问题的核心。中国改革

6、开放以后逐步形成的财政分权及相对集中的政治组织形式,催生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或税收竞争等方面的晋升竞争机制(周黎安,2007)。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看,在上述机制激励下,地方经济的规模扩张或GDP增长必然成为地方政府官员制定政策的首要出发点,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追求经济绩效的“赶超行为”。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胜出,通过掌控的要素市场进行干预,形成目前要素市场扭曲的局面。从微观主体企业的视角看,经济的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可能会导致企业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不断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移,并最终形成经济快速增长和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并存的二元悖论。二、影响机制分析

7、与待检验假说(一)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的就业效应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财政分权及其伴随的相对集中的政治组织形式。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地方政府及官员为了能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追求地方经济的规模扩张乃至更快的增长速度,各级地方政府通常是忽视本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不顾条件地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不可避免的出现地方经济的赶超行为。资本对于推动地区GDP的快速增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成功引进资本意味着公司的创立、生产的开始,以及政府税收的实现,并且会通过各种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拉动其他企业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