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89561
大小:12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15
《四上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上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怀源设计说明一、探索过程简述。我们学校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其间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整合什么”和“怎样整合”。大家的疑虑是往往一个课时连一篇课文都教不完,怎么可能用几个课时把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完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们首先是由一篇文章整合课内的相关文章,后来逐渐有了“一篇带一篇”“一篇带两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其实,关键不在于教授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我们最后的感受,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教得方式正确了,我们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又由教学的思
2、想和教育的哲学决定。我们的教育哲学就是教是为学服务,我们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我们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文”,最终的归宿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文学习的经验,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二、本设计的总体思路。本次选取的教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我们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大约需要两课时。前四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所
3、有内容,后两个模块为“整本书阅读指导”和“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的选择和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每一个模块都是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整个单元的教学构思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下图所示:模块名称童话意境故事结构语文能力主要任务一、
4、预习模块走近童话小屋找到故事结构提取信息教会学生预习二、理解内容模块走进童话小屋使用故事结构解释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及价值观三、领悟表达模块欣赏童话小屋比较故事结构欣赏评价语言领悟表达特点欣赏语言、评价语言四、口语与习作模块搭建童话小屋运用故事结构语言表达运用语言五、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走进童话城堡掌握复杂结构 装饰童话小屋 细化情境与语言..下载可编辑....六、语文实践活动模块——编写剧本预习模块,以猜测图片的方式导入,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以《巨人的花园》为例,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说出主要意思和感受。教师出示故事结构单,引导学生填写故事结构单。在学生了解如何填写故事结构
5、单后,让学生自学余下的三篇文章,自己练习填写故事结构单,进行简单交流。理解内容模块,从故事结构单入手,让学生凭借故事结构单,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以《去年的树》为例,从“小鸟睁大了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两句中的“看”入手,让学生通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其他三篇文章由学生自学,自学后交流。领悟表达模块,从故事结构单入手,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认识到童话这种体裁是充满幻想的,结局是美好的。以“情景美”的段落为例,让学生自读体会,感受到童话的情景美、人物美、心灵美。再从表达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
6、。让学生认识到童话的语言是美的,塑造了美的形象。最后出示文中的一个地方“蓝鼻子女巫”,让学生评价这样写是否恰当。口语与习作模块,先利用故事的结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发挥学生的想象,然后把这些随意的组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故事的神奇。学生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神奇以后,自己构思习作,进行交流。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让学生提前阅读《木偶奇遇记》,在这个模块中进行阅读讨论。让学生学习把握整本书的故事结构,然后品味书中的细节。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这本书表达方面的特点。语文实践活动模块,主题是让学生编写剧本,先让学生看动画片,体会到语言和动作的重要,再出示教师根据《木偶
7、奇遇记》中的片断改编的剧本,让学生演一演,更深刻地认识剧本。最后,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地方,编写出剧本,汇报时学生演自己的剧本。三、此次执教的三点说明。我们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发展共同体,这次活动是一次教学研究互动,完全是一次民间的教学探讨。1.因为教材版本不同,清华附小用的是北师版,我们用的是人教版。在上课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课文,我们是到了以后,现场发课文。老师没有提前见学生,都是现场见学生,马上上课。2.本来六节课应该给同一批学生来上,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只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