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

ID:5575284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5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_第1页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_第2页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_第3页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

2、随之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不明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建筑艺术也必然要

3、随着时代潮流变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4、,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现代时期的建筑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既应该是时代的,是世界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只有这样,新建筑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它既吸收了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继承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从而才能使中国建筑艺术紧跟世界建筑潮流,才能使建筑创作明确方向。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究1840年鸦片

5、战争以后到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划线,而实际上在这个关键年代之前,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它对中国近代建筑西化的过程,曾有过一定的影响,例如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期所建造的一批西式建筑;天主教在明清时期所兴建的一些西式教堂;清朝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清朝前期在圆明园的长春园中建造的一批西洋楼等等都是西方建筑艺术东渐的佐证,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滥觞。因此在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时,上溯这一批最初的源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在现代建筑的概念上,我们暂且以

6、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水岭。当然,有些人会强调应该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也有人会认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过现代建筑艺术思潮和现代建筑作品,把它的分界划在1949年岂不是明显有违事实?我们认为这里所讨论的近现代建筑艺术主要还是作为时间概念来考虑的,并未强调政治因素与建筑风格的因素,因此,争论这个分界线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要能把社会背景说明清楚,把各阶段建筑思潮与风格的活动分析全面。对于了解该时期的建筑概念来说仍然会是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对先进的西方建筑方式逐渐从

7、移植、吸收,走到了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从照搬、模仿到借鉴与结合中国特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岁月中,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建筑类型、建筑设计方式、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这一革命使整个中国建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由于现代城市功能的复杂,新的城市规划已应运而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项目也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呈现。新的建筑类型更是今非昔比,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新型住宅区、剧院、医院、机场、车站都成了新时代的标志。为了适应新建筑类型设计的需要,一批新型建筑师诞生了,他们成为新建筑发展的主要推

8、动力。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建筑教育也出现了,它成为培养建筑师的摇篮。新建筑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更是为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它使人们对建筑的各种需求逐步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