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749091
大小:397.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06
《科学社会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与社会》(s&s)121会议报道科学社会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2013年11月9日,我国科学社会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集,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个单位的近30位科学社会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李真真研究员主持。在简短的开幕致辞中,她明确了本次会议的议程与形式,希望专业委员会通过这次沙龙式的研讨以规划我国科学社会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或者能够为我国
2、科学社会学的未来发展形成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并基于此商讨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的议题设置等事宜。围绕学科发展主题,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总体讲,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学科基础建设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辩证法通讯》编委会主任委员范岱年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系统回溯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他指出,从梁启超时期算起,社会学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最早的学科,在上世纪3O年代我国还曾是社会学国际三大活跃中心之一。但1949年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国的社会
3、学一蹶不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重新恢复学科建制。科学社会学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首先倡导的研究领域。《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副标题“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刊物”,即已体现了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构成。从1986年开始,我国科学社会学界陆续组织了四次全国性的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在著作引介、教科书编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颇多进展。在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上,范先生特别提出,一个学科的发展跟整个社会、整个时代都有密切的关122《科学与社会》(s&)系,所以不能只孤立地考虑一个学科,而是要考
4、虑到整个社会怎么发展。他同时建议,在推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当把各个相关学派的经典著作系统引入进来,以迎合理论界的发展需求。范先生的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其中,金城出版社潘涛总编辑在回顾自己参与科学社会学相关经典著作出版经历的基础上,也强调指出,有计划地引进经典学术著作,是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的必要举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袁江洋研究员认为,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上,首先需要弄清楚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学科的基本问题域在哪儿?第二,标志学科特色的研究纲领在哪儿?第三,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量在哪JD?在学科问题的标定上,他指
5、出要从“大问题”入手。在默顿所处的冷战时期,主流问题都关乎意识形态,西方学者始终在论证科学和西方民主是最好的组合,但实际上社会主义实践也表明科学在这种体制下也是可以运转的。当前学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他认为在研究中应当采用平权的方式,而不是泛泛地去把西方看成理想状态,西方也是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考虑日本、中国引入现代科学的情况,这应该是学界关注的“大问题”。他进一步论述指出,学术纲领的构建是学科制度化进程的内在理据,因此我们需要有行之有效的、能够解决问题的研究纲领。他建议在理清默顿、后默顿等西
6、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中国的问题,并且可以放在世界社会学史和科学文化整体发展的进程中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可以把现实问题升级为学术问题,从纯学术的角度去完成探讨,然后还需要切换回现实,把一些可操作的东西反馈到社会中去。在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方面,他建议《科学与社会》在内容编排上更加突出专业化内容,以更好地体现作为科学社会学领域机关刊物和主阵地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大学肖显静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在具体化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学界之前更关注研究方法的范式,但科学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趋向如何,同样是值得思考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
7、,当前我们面临的几个问题是:第一,当下如何对待默顿的传统社会学?他建议要有方法上的坚守和信念上的扬弃。坚守传统本身没错,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默顿的社会学所奠基的科学观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第二,如何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正名?他指出,现在社会舆论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偏见,甚至认为第3卷第4期2013年123它是非理性的反科学的思潮,因此有必要为其正名,澄清这一领域的早期发展状况、具体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该领域学术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又是怎样的,以减少社会的偏见。第三,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到底应该怎样?科学社会学研究在我国迄
8、今不受社会学界重视,面临的局面有些尴尬,但科学哲学对它还是非常看重的,在这样的状况下,这个学科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需要学界思考。他希望形成学术上的包容、凝聚、探求和批评,在这样的支点上将科学社会学与社会学、科技哲学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结合起来。第四,科学技术论(或称为科学技术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兴起后,已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