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

ID:55705183

大小:3.9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25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1页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2页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3页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4页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评分考试科目:课程编号:阅卷人:考试日期:姓名:学号:注意事项1.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3.交卷时请将本试卷和题签一起上交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某深基坑工程工程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按设计要求,***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安全等级为一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1%H,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大于30mm。出入口及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安全等级为二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

2、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及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二、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情况2.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图纸及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站区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1),岩性为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本车站(含折返段)主体结构基底位于(⑥1)粉质粘土。出入口、风道结构基底位于(④5)淤泥质粉质粘土。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填土、粘性土、粉土及淤泥质土,土质松软,直立性差。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标准段及大小里程盾构井连续墙底插入⑦6粉土层以下的⑦5⑧1粉质粘性土中。风亭及出入口围护结构为SMW工法桩。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3、,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3m~2.1m(高程-0.3m~0.4m),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勘测期间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45m~2.2m(高程约-0.3m~0.5m)。2.2工程周边环境***站(含折返线段)位于**市**区**道与**路交口以北、***道东侧,站址以西主要为**东里六层住宅(砖混结构),距基坑最近处约15m;站址东北边为**小区六层住宅,距基坑最近处约20m。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主要有天然气、电讯、上水管、排水管及电力等管线。三、监测目的和依据3.1监测目的(1)通过对基坑工程监

4、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2)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3)通过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4)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地铁及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3.2监测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5、120-99);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四、监测内容4.1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4.1.1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施工中,根据围护桩顶部的水平、竖向位移的位移量,为围护桩体水平及竖向稳定性提供依据。4.1.2布点原则:监测点沿围护

6、桩周边布置,在围护桩周边中部、阳角处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少于3个。监测点设置在冠梁上。4.1.3测点布设:在基坑冠梁上布设一组测点,共21个测点,编号S1~S214.1.4埋设方法:将顶端划“十”字的钢筋埋入冠梁中,用混凝土固定,确保测点牢稳。4.1.5监测方法:桩顶水平位移测量按照小角度法进行观测。在平行于基坑围护桩延长线上的平面控制点设工作站,取远方50米外位置稳定、成像清晰的永久性目标作固定后视方向,分别测出各个监测点相对后视的夹角,每次四测取平均值A。光电测距量处测站至监测点边长S。同一测点相邻两次测角差dD=Ai-Ai-1,从

7、而计算出该点本次位移量,第一次位移量累加至当本次位移量既为该测点累计位移量。桩顶竖向位移计算方法同周边道路沉降监测。4.2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4.2.1监测目的: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道路竖向位移情况,掌握该区域道路的稳定性,了解基坑施工对周边道路的影响。4.2.2布设原则: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按监测方案在受施工影响的地表设置。测点间距为25~50m。4.2.3测点布设:在基坑周边道路黄河南街布设一组沉降监测点。共布设6个测点,编号为D1~D6。4.2.4埋设方法:为保护测点不受碾压影响,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采用人工开挖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