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7215
大小:1.17 MB
页数:265页
时间:2017-12-18
《网络刑法课件2011,4-8章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犯罪概论本章目录第一节犯罪的概念第二节犯罪的本质和分类第三节犯罪构成第四节刑事责任第一节犯罪的概念一、对犯罪概念的不同认识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一、对犯罪概念的不同认识(一)犯罪的形式概念(二)犯罪的实质概念(三)犯罪的混合概念(一)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是触犯刑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形式概念注重的是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将刑事违法性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之所谓形式,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意义上界定犯罪,可以称为犯罪的法律
2、概念。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法律以违警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违警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重罪。”—形式概念的立法例。(二)犯罪的实质概念即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所隐藏的本质所在。犯罪的实质概念不是把犯罪当作一种单纯的法律现象,而是把它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将犯罪置于社会视野中进行考察,分析犯罪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性,揭示了犯罪之所以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根据,对于加深对犯罪这种社会现象的理解显然具有重要意义。贝卡里亚:“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
3、,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三)犯罪的混合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既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又强调犯罪的本质特征。1960年《苏俄刑法典》第7条:“凡刑事法律所规定的侵害苏维埃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体系,侵害社会主义所有制,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都认为是犯罪”。—犯罪混合概念的典型立法例。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我国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的混合概念。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4、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简言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犯罪。犯罪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
5、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思想。(爆炸案例)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具有任何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邪法杀人案例2)具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达到严重程度,如果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伤害案例)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刑法,不是政策等。违反刑法行为多种多样,但达到触犯刑律的程度。(中华鲟案例)犯罪是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是犯罪区分于其他违法行为的重要特征。应负刑事责任,并不等于任何
6、犯罪都必须判处刑罚。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属于不需要判处实际刑罚,与无罪不应受刑法惩罚书不同的。第二节单位犯罪一、单位犯罪的概念二、单位犯罪的特征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单位犯罪,就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了单位的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负责人员决定而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理解:1、自然人利用单位的名义,为个人谋利的非法行为,不能认为是单位犯罪。2、法律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的犯罪,也不成立单位犯罪。二、单位犯罪的特征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
7、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必须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的有刑法分则以及其他法律有规定的才能构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自1999年7月3日起施行。1、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8、,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犯罪的条文: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40—148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51—153条走私罪;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第161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第162条妨害清算罪;第175条高利转贷罪;第191条洗钱罪;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