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

ID:55607298

大小:592.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0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巾圄虐亏c墨糖2013,29(35):263—269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江恒(-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哈尔滨15008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为了研究传统耕作方式下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中国黑土区进行8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大田土壤为研

2、究对象,研究了无肥(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3种处理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与2004年试验初期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起始土壤相比,连续8年秸秆还田后,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显著提高,且NPK+S处理下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高于CK处理和NPK处理;连续秸秆还田8年后土壤的有机质(SOM)含量显著提高了6.59%,而CK处理和NPK处理均导致SOM含量下降,分别降低了1.95%和2.56%。与CK处理、NPK处理和起始土壤相比,NP

3、K+S处理提高了土壤各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而且显著提高了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降低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强于单施化肥处理。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不仅能提高黑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对黑土肥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秸秆粉碎还田;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有机碳;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286Efect

4、sofContinuousStrawReturningonOrganicCarbonContentinAggregatesandFertilityofBlackSoilHaoXiangxiang,YangChunbao,YuanYam,HanXiaozeng,LiLujun,JiangHeng,(。NationalObservationStationofHailunAgroecologySystem,NortheastInstituteofGeographyandAgro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

5、ences,Harbin150081;College’Resource&Environment,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GraduateSchool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Abstract:Inordertoresearchtheeffectofcontinuousstrawreturningonsoilfertilityandorganiccarbondistributioninaggregatest

6、indertheconventionaltillageofblacksoil,soilsampleswerecollectedfroman8-yearfieldexperimentcarriedoutinblacksoilregionofChina,theeffectsofdifferenttreatments(nofertilizer—CK,chemicalfertilizers—NPK,andchemicalfertilizersplusstrawreturning—NPK+S)onsoilnutrientsandorg

7、aniccarboncontentinwater—stableaggregateswerestudied,andtheinitialsoilsamplein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的研究”(XDA0505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豆根系分泌物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40971152)、“秸秆还田对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f41101283)。第一作者简介:郝翔翔,男,1984年出生,山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壤碳氮循环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15

8、008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Teh0451.86673962,E.mail:xiang320513@yahoo.tom.cn。通讯作者:韩晓增,男,1957年出生,辽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主要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施肥和农业生态方面研究。通信地址:150081黑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