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

ID:55293779

大小:86.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5-09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与教如何作用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初创,发展,成熟,完善。初创时期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德国教育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俄国心理学之父。1877年,俄国教育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年

2、桑代克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桑代克是西方教育心理学之父。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完善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出现了4个主要派别:联结派(桑代克创始人);认知派;人本主义学派;构建主义流派(皮亚杰)我国的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参照西方理论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3年潘菽主编了《教育心理学》一书。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3、;测量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3)行动研究 4,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原则: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第二章,学生心理(一)学生心理发展1,学生心理发展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其中,不平衡性包括: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儿童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2,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影响新学习成功和效果2)关键期(最佳期),个体对某个刺激最敏感,应当抓住此期及时教育。3,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遗传决定论{高尔

4、顿,霍尔,格赛尔,弗洛伊德,马斯洛};环境决定论{洛克,华生,斯金纳}。二因素论,(斯腾);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1),瑞士心理学家,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觉

5、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认知发展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2~7岁(不能理解守恒原理具有思维不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能完成守恒任务,思维可逆转)④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a.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b.教学科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皮亚杰的不足

6、: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他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2,最近发展区1)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提出“良好的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

7、”的著名论断。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它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3)其意义在于: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4)维果斯基理论对教育的指导意义是:指导教育者不应只

8、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注意:教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三),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从出生到1岁:新生儿要学习的基本态度在于他们能够信任他周围的世界;(2)自主感对羞怯、怀疑感,从2岁到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从4到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

9、从6到11岁;(5)自我同一性感对角色混乱,从12到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7)繁殖感对停滞感,(25-65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5岁往上)。&埃里克森理论的教育意义十分突出。它指明了每个阶段发展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四),学生的个别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