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04218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3
《把握好最佳的追问时机(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好最佳的追问时机——读《名师高效课堂设计艺术》有感湖滨路小学刘翠莲认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主编的《名师高效课堂设计艺术》这本书,收益颇丰。这本书主要是选小学数学中的易错知识点,致力于解决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易错知识点的讲解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与生成的问题,甄选名师讲解以及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这些知识点的经典案例,并通过数学专家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名师处理这些易错知识的艺术与技巧。这些艺术与技巧对于我们每个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这些易错的知识点,避免学生重复失误的产生,
2、使我们的教学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有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在这里,给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是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追问。教师怎样去精心设计数学问题,而问题又要如何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一环紧扣一环,从而能使学生的认识逐步的深化。在《名师高效课堂设计艺术》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案例】: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片段一:学生只画出了底为5CM、高为3CM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正确答案,而且也仅仅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是否相等的角度来判断它们面积是否相等。学生的答案,不仅暴露了他们解决问题方法的单一,
3、而且可以看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处于直观形象的原型识记阶段,思维被定势了。“为什么①是正确的”5?老师的这一追问,顺应学生的思维,先肯定了同学们思考的正确性,肯定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分别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也相等的结论,往往我们的教学到此为止了,即达到了目的又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名师教学中,紧接着老师进行了第二次追问“如果他们的底、高与长、宽都不相等,面积就真的一定不相等吗”,这一追问,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迫使”学生换个角度再思考。在不同思为的碰撞、沟通中,学生渐渐摆
4、脱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对平行四边形的影响,感悟到可以直接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思考,触及了知识的本质,对公式本质的认识逐渐清晰。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数学教学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上面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停留于知识的正确答案的寻找,而是在学生似乎穷尽了各种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想大功告成,松一口气时(许多课堂也大多到此为止),再次追问“还可以再画吗,比如底和高不全是整数呢”,这一问如磐石投湖,再次激起思维火花,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有
5、了这一次又一次新的探索之后,教师水到渠成地抛出了“不用画,能用一句话表达出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这一追问,引导学生从具体数字的思考,上升到对两类图形之间关系的把握,使得解题活动不只停留于经验、模仿的水平之上,而是思维在更高层次上的再概括,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新知的巩固终于从形式、肤浅走向了实质、深刻。教师的追问,无异于是一种加速新知内化的催化剂,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发展!5追问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的“问”是服务于学生的“学”,“问”的好才能“学”的好,学习了《名师高效课堂
6、》这本书后,反思教师在问的时候如何把握住追问的良机,使“问”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追问的问题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载体,其发生与发展最终是通过数学教师作用在学生身上,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问题与问题解决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追问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追问的问题看对知识或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应用是否起到积极作用。二是追问的问题对学生接受、掌握数学知识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三是追问的问题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追问,恰似一个个慢镜头,逐渐聚焦知识的本质,而且每一问都“吹皱一
7、池春水”‘激起千层浪”,赋予了学生思考的激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燃烧”,让课堂风起云涌。二、追问的时机教师把握好时机进行课堂追问,要注意捕捉良机。错过良机,就要影响提问的效果。课堂追问良机的选择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来确定。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说,追问的最佳时机有如下几个点:(1)、把握教材的关键点。教材的关键处是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最重要之处。教学进行到此处时应该提问,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弄清关键问题,学会新知识。(2)、把握教材的疑难点。5课堂教学是一系列由旧到新的知识迁移过程。新知识如果没有疑难也就不成为新知识。因此,
8、教学进行到疑难之处要追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3)、把握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环环相扣,每一处新知识必然有与它相关的旧知识,连接点就是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促进知识迁移。(4)、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