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6141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赏自然之景 悟人间真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赏自然之景悟人间真情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借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深刻的主题。通观千变万化的景物描写,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示和深化主题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和作者的议论抒情来表现,也可以运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从侧面揭示和深化。 例如《祝福》的结尾处写道:“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这是小说中第三次写祝福景象,比开头描写的气氛要隆重。而祥林嫂却饥寒交迫地倒在雪地中,这一鲜明的对比,深化了
2、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揭示了反封建的主题,既形象,又深刻;既含蓄,又隽永。 二、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和精神境界 “感时花溅泪,恨�e鸟惊心”,客观景物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和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和精神境界。 《荷花淀》一开始写水生嫂在月下的小院中编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叙到这里,著者来了一段景物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用神话般的美景,烘云托月地衬托人物的形象美、精神美、情操美。随着作者
3、的妙笔,我们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白洋淀:烟波浩淼,月色融融,芦花飘飞,荷花溢香……家乡是这样美,岂容敌人践踏?她支持丈夫参军,自己也参加了抗战的行列。她深明大义、敢于斗争的性格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无声的体现。 三、反映社会背景,渲染气氛 《药》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等特点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这一方面暗示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再如结尾处:时令已是清明,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一条细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4、”。坟场的气氛,就更增强了白发人为年轻的死者上坟的悲哀。 通过描写景物反映社会背景,渲染气氛,虚实相生,以少胜多,语精而动人。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又以故事情节为依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草屋的描写成了课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冲被派去看管草料场,这对一个配军来说,本是好差事,惯于逆来顺受的林冲又可以苟安一段时间了。但草料场一带正下着一场大雪。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寒冷的北风,生火取暖的火盆,被朔风摇撼的破草屋,还写了林冲为了御寒而外出沽酒。这些景物描写即为草料场的被烧,林冲被迫犯了死罪,走上梁山埋下伏线,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
5、、从正面抒情,或者从反面衬情 写景抒情讲究的是情景相宜。所以作家总善于缘情索景,巧做点染,使情景交融,意蕴深邃。 作品中常有以美景抒愉悦之情,以哀景抒悲哀、落寞的情绪。如《故都的秋》写了那静对着的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天的凉风、冷雨,还有枣子树,作者寥寥几笔,便将人带入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抒发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此外,还有以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 像《荷塘月色》描绘了荷塘赏心悦目的美景和幽静淡雅的气氛,反衬出作者对现实人生愤愤不平的心境。像《药》中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道“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一条大道,直到
6、他家中”,反衬华家幻想的破灭。为何情景反衬的写法如此撼人肺腑呢?这是作家设情景相悖之“机关”,有意造成情与景的强烈反差,将喜怒哀乐情感引向极致,从而给读者以特殊的审美感受。 中学课本中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可谓洋洋大观,加之作者们的思想情趣和艺术素养的差异,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千差万别,但一言以蔽之,乃是“赏自然之景,悟人生真情”。 郭小平,江苏南通市东方中学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