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pdf

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pdf

ID:53728515

大小:189.1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pdf_第1页
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4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Apr.2013第32卷第4期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V01.32N0.4doi:lO.3969/j.issn.1001-7836.2013.04.047人间情怀下的桃源情结桃源意象解析邹祥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陶渊明创设了桃花深,后世文人缘其自身遭际对桃源充满渴慕向往,演化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桃源意象。推究桃源意象的形成,可以归结为桃源情结的积淀凝结。剖析桃源情结,大体源自于隐逸情怀。但是桃源情结中的隐逸情怀并非隐士的自然情怀,恰恰相反,而是隐不绝俗的人间情怀

2、。可以说,桃源意象的内核在于桃源情结,桃源情结的内核则在于人间情怀,把握这一点,方能直窥桃源意象的原旨。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桃源意象;桃源情结;人间情怀r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3)04—0116—02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以“后遂无问津者”结语,然而三是农业社会之下借桃源表达美政理想。生活在农业1600余年来,问津者又岂止一二?对桃源的渴慕向往和歌社会中的优秀士人,或向往儒家“三王之世”、“大同世界”,咏屡屡形诸于后世文人笔端,构成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或追念道家“小国寡民”、“至德之世”,这种向往和怀念在桃景。源身上都找到了

3、寄托。桃源吸取了《礼记·礼运》大同社会思想,而舍弃了选贤与能的成分;桃源吸取了《老子》“甘其一、桃源意象和桃源情结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远古观念,而扬弃了绝仁弃义分析后世文人笔下的桃源意象,大抵可归纳为三类。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诗经·魏风·硕鼠》中“乐土一是战乱之下对桃源平和生活的渴望。钱钟书在《宋诗乐土,爰得我所”的企盼。选注》中指出:“宋末元初有些人的心理是:要是不能抵抗蒙综上所述,桃源意象所传递的人与自然的圆融无碍、人古人的侵略,就希望找一个桃源去隐居,免得受异族的统与人之间的圆满自足,都可谓之和谐。反观后世文人,无论治。”这算是一种,特别是易代之际,

4、在有点骨气的士人身上战乱、仕途失意、美政难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人与社会的表现得就尤为明显。宋亡后,谢枋得抗元兵败,避居于武夷不和谐状态,因此和谐的桃源便为文人所独钟,不断演化并山中,作《庆元庵桃花》一诗,其中有两句:“花飞莫遣随流进而凝结为桃源情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桃源情结正是桃源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满腔里错综交织的是对世事的绝望与意象的内核所在。对桃源的渴慕向往。但是渔郎频顾,他虽屡拒征召,无奈终二、桃源情结和隐逸情怀还是被拘大都,绝食而死。二是失意之下借桃源山水田园以解情怀。桃源情结表自陶渊明后,文人士大夫纷纷往桃源意象中寻求身的栖现得最为突出的还是承平之际,文人们

5、仕途失意时的别有寄止与心的安慰,桃源情结也终因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稳定托。南朝以来山水诗代替玄言诗悄然兴起,及至唐宋,失意的心理模式。如果说桃源意象的内核是桃源情结,那么桃源文人在诗词创作中开始广泛运用桃源意象,寄情山水田园以情结一个最重要的内核则是隐逸情怀。这一点,从桃源意象消解心中块垒、彰显高蹈情怀,典型如王维“悠然策藜杖,归的创设者陶渊明身上可以得到佐证。向武陵源”(《又适裴迪》)。降至明清,很多官场失意的文人在中国,文人的隐逸由来已久。但直到魏晋,隐逸才成又将桃源意象运用于园林营造,借之为心灵慰藉、精神逃遁为一代风尚。辛弃疾慨叹“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的归宿。

6、可见历代以来虽然政治风雨不断,但文人的主观世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健康赏心.界中早已构建起一片自足的桃源。亭》),在他本意而言,是表示自己不愿求田问舍避世而居,不收稿日期:2013-01—17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育人—传统官德教育实践研究”(2012SJB880073)作者简介:邹祥平(1979一),男,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从事传统隐逸文化、相关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一1l6一愿忘怀世事挂冠而去,但他所引用的这两个典故,却恰巧反一个真切的感受便是:桃源仿佛是陶渊明自我人生及其人生映出汉末魏晋那个时代士

7、人风气的转变。许汜的隐遭到了观念的写照。陶渊明依稀便是桃源中人,或许他也曾设酒杀刘备的羞辱,而张翰的隐却被世人传为佳话。魏晋时代的确鸡作食延请了渔人——他写过“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是隐士辈出的时代,然而却只有陶渊明被奉为“隐逸诗人之(《归园田居之五》)的诗。宗”,而且这一推崇千古不灭,尽管鲁迅以为有被“凌迟”的陶渊明四十一岁前主要居于柴桑城郭的上京里老家,此嫌疑,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陶渊明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第五》),身居其间,或剖析陶渊明隐逸的真谛在哪里?通过比较,我们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