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0721
大小:673.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8分)鸟巢杨文丰①鸟儿筑巢,是实用主义至上的。②鸟巢,巢内羽毛,草叶,巢壁。如果你从
2、鸟巢内望出去,那巢外的天空,想来也是井口般圆圆,和井底蛙所观的天空形状当是相差无几的。③鸟巢,依靠外力而被高高擎起,是力量与柔软的结合。至于托举鸟巢的主干枝条,与.其他柔软所形成的合力,却又使鸟巢异常坚牢、结实,尽管一阵风来一场雨过,鸟巢会宛如慈母乳汁饱满的乳房般微颤。.④鸟巢与树林、草地、原野、河流和星空在悠久的农业社会里总趋于和谐或者基本和谐。如果连基本和谐都达不到,就不可能有鸟巢在地球村的代代传承了。⑤谁能断言鸟儿筑巢就没有自觉的艺术构思呢?⑥除了像米斗,若砚台,如酒爵,似农人编织的筐,鸟巢难道就不像人的指掌所合拢的形状吗?
3、⑦多数鸟巢都不带顶盖。没有顶盖而上空,空如北京四合院、中国瓷器碗、花瓶和壶。依照国人的审美观,唯空者,方有艺术意味,如国画“留白”。唯空者,方成器,方可构成生活与艺术的空筐——啊,鸟巢,竟空出了哲学与艺术的意蕴。⑧而且,鸟巢含蓄的椭圆外形,还总趋“圆点哲学”。作为天地间的一个“点”,尽管小,却也孕育了一个个生命,演绎了一段段故事。晨间,鸟儿带着理想和希望离巢飞入广阔天地黄昏,带着谷粒、虫子、快乐和对家的眷恋,鸟儿从远方归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保留版权高中学业考试2013语文第1页(共6页)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4、。(2分)(1)擎起(2)微颤..A.((1)qínɡ(2)chànB.((1)qín(2)chànC.((1)qínɡ(2)zhànD.((1)qín(2)zhàn2.根据上下文,第②段方框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柔韧(2)柔软(3)柔润A.((1)(2)(3)B.((2)(1)(3)C.((3)(2)(1)D.((1)(3)(2)3.根据上下文,第⑧段方框处标点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句号B.分号C.逗号D.顿号4.第⑧段画线句是病句,请根据文意加以改正。(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
5、(12分)写作上的从小见大周国平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是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在一生中也许会遭遇大事,但遭遇最多的还是日常小事,不论伟大与平凡,概莫能外。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
6、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
7、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作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己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晴的表
8、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己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问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高中学业考试2013语文第2页(共6页)5.第②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