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2756
大小:262.7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08
《管理学原理2004(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1.决策2.组织结构3.双因素理论4.零基预算5.例外原理6.人员配备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效率(efficiency)与效果(effectiveness)的区别。2.风险决策的特点。3.回归分析法的步骤。4.简要回答管理控制的反馈回路。5.你如何看待“目标管理”的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1.请论述管理的二重性。2.比较管理学家关于决策合理性标准的论述。3.近期,一家企业的老总说,地方分权长期、坚定和近乎狂热的承诺,造成
2、与产品相关的不同部门为争夺客户而彼此竞争。结果造成一股有悖整体的力量和一种人人为我,却无跨考教育我为人人的精神。他还说:“表面上把企业分成较小的单位,应该能够鼓励地方的主动性和承担风险,事实上恰恰相反,部门分立与自治产生了更短期导向的管理者,他们比以前更受利润的影响”。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组织的分权和扁平式组织的缺点。考研专业课辅导四、案例分析题:(共3题,其中第一题18分,第二题和第三题各16分,共50分)案例1:2003年春天的“非典”给中国人民、给政府都带来了一场挑战。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从官方媒体得知“非典”信息前,40.9%的居民已经
3、通过其他途径知道此事。从流言的传播路径看,主要以“道听途说”(56.7%)、“电话”(19.4%)与“网络”(14.2%)传播为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有如此多的市民www.kuakao.com从非正规渠道最先得知这一事关百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信息。调查者指出,官方主流媒体的集体“失语”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政府最初对这次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反应与态度,值得思考。4月20日中央政府正式公开“非典”疫情报道后,一时间流言满天飞,公众也一度出现恐慌,北京等地甚至发生抢购现象,不能不说与此有关。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总结了4月20日之前“非典”防治工作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每日通报疫情等一系列果断
4、措施,使流言趋于消失,民众恐慌趋于缓解。问题:(1)从“非典”消息的传播分析非正式沟通的产生、特点及其在管理上的意义。(本小题10分)(2)面对非典这种危机,政府应该怎么做?(本小题8分)案例2:根据2003年3月两会期间,两会政协委员提交的“第0225号提案”的调查数据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大约是GDP增长速度的3.5倍)。据《中国统计年鉴一2002》资料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开支中,国防费用(军费开支)为1076.40亿元,文教、科学和卫生事业费(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为2408.06亿元。比1999年我国教育经
5、费和医疗经费之和还要多出600个亿。公车几乎垄断了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以1993年为例,当年全国生产轿车22.5万辆,加上进口的18.1万辆,共40.6万辆。其中竟有98%和公款购买!据《海南日报》引述该省公路运输企业的财务分析显示:轿车每万公里的运输成本为8215.40元,而党政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公有轿车的运输成本是每万公里50361元,是运输企业的6.13倍。但是经测算,从每辆车的工作效率看,5辆公车仅相当于1辆出租汽车:从每万公里的运输成本来看,公车是出租汽车的7.4倍。至于公车的维修、加油以及配件更新,更是成为腐败的温床,也是地方各级财政的支出“黑洞”。公车的问题,10年
6、前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10年过去了,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做出了种种改革举措,但却是越改越严重。去年9月11日起,国家审计署根据《中央部门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及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方案》,正式对40个中央部门的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及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后发现,很多中央部门下属单位的司局级干部都配有专车,而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部门改革后,多数部委的人数已得到大幅精简,但多数部门公务用车的数量和质量却在不降反升。北京的车流中,有50%以上的车属于公车。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对公车进行限制和改革。今年8月,江苏省江阴市不堪承受公车的巨大财政支出,宣布全部取消镇级机关的公车,并对
7、已有的150辆公车进行了公开拍卖。从此,江阴市20个乡镇1700余名干部出行就没有公车可坐了。公车取消后,公务人员用车采取货币化补贴方式,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的工作量,每年给予24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交通费补贴。据了解,车改后江阴每年可以节约跨考教育1000万元左右。这些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比如是因为财政压力呢,还是基于某个官员急于政治作秀等等,媒体并没有进行披露。但是,这些零零星星的公车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对阻止全国性“公车”腐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应该说作用十分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