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

ID:5323575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_第1页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_第2页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_第3页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摘耍】目的:探讨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意义。方法:选择I、II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别用亚甲蓝及纳米碳混悬液(卡那琳)染色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选择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同时对比两种染色剂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或行下腋位清扫术,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增高,但患肢肿胀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存活质量。结论:亚甲蓝及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效果相仿,但亚甲蓝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实施,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避免过度医疗

2、,减少患者患侧肢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关键词】乳腺癌;亚甲蓝染色;纳米碳染色;前哨淋巴结活检;基层医院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大量研究证实,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转移及播散在很早即可发生,虽然淋巴结转移和原发肿瘤大小是目前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耍参考指标,但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全身转移是主要致死因素。传统手术均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侧肢体肿胀,肩部疼痛及患肢活动障碍,肩部及前臂内侧感觉异常等,对患者的后期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早期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清扫术,在某种意义上存在过度治疗。本研究拟通过对早

3、期乳腺癌在肿瘤周圉注射染色剂示踪前哨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测确定前哨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从而确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无前哨淋巴结转移者,避免腋窝清扫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治疗乳腺癌患者60例,患者均为女性。本组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40岁;其中,左侧37例,右侧23例;原发肿瘤位于外上象限35例(58%),内上象限7例(12%),外下象限8例(13%),内下象限3例(5%),中央区7例(12%);病理学诊断:浸润性导管癌49例,浸润

4、性小叶癌11例。1.2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方法术前麻醉成功后,随机分组,分别用1%亚甲蓝、纳米碳混悬液于原发肿瘤周围皮下或活组织检查后的残腔壁周圉皮下注射。10〜15inin后经腋底部胸大肌外侧作一小切口(该切口均在根治术预切范围内),寻找并追踪染色淋巴管,循此解剖至染色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SLN),切除前哨淋巴结送病理科进行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2结果切除前哨淋巴结送病理科行冰冻病理检查。如病理回报阳性,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回报阴性,则不清扫腋窝淋巴结。全部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检出SLN染色58例,其检出率为9

5、6%(58/60),共检出SLN100枚,平均1・7枚,其中,1枚37例(49.3%)、2枚23例(33.3%)、3枚10例(13.3%)o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增高,但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讨论乳腺癌己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仍有逐渐升高趋势。目前对乳腺癌患者仍以原发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作为判断患者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主耍参考指标。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在初诊的乳腺癌患者中,大约半数其体内存在隐匿转移癌(亦称微转移癌)。乳腺癌的远位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定期乳腺癌筛查

6、,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增加。传统的腋窝淋巴清扫存在诸多患侧上肢的并发症,如上肢水肿、麻木、肩关节活动障碍、腋窝皮下积液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对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避免过度治疗,从而减少患者患侧上肢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另保留一定数量的腋淋巴结,使其继续具有抗肿唐的免疫屏障作用是非常重要的[1]。国内外常用前哨淋巴结示踪方法包括同位素示踪法和染料示踪法,后者多用异硫蓝,此药价格昂贵,且尚未在国内上市,不利于基层医院应用。亚甲蓝染色示踪方法简单,经济易行,不需要特殊的穿刺装置和穿刺针具,手术切除

7、成功率高,纳米碳混悬液,颗粒大,不易于周围软组织内弥散,利于淋巴结染色成功,二者均适用于基层医院实施。其对于早期乳腺癌保腋窝、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邵彬,巴图,郭冰•亚甲蓝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4):310-3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