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81610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历史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从广东多年中考历史试题来看,历史学科注重的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以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从201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来看,它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强调基础,考查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试题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历史。大多数非选择题的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既突出新课程“专题”的特点,更强调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注重各章各节知识结构的构建,特别是对于课本主干知识的考查。因而,中考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吃透课本、理解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就显得相
2、当重要和必要。而实际情况是,相当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还没有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以至在答题时想到哪里答到哪里,零散的史实答了不少,但有效的史实不多。那么,如何吃透课本、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呢?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方面:其一、学会看目录特征,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其二、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讲解,让学生形成横向的总体认识;其三、每学完一章或一单元,马上进行归纳与总结,构建知识结构,精设专题,构造学生的纵向思维。二、培养学生形成通史意识能力新课改下,各地使用不同的版本和教材,再加上受习惯性认识和教材本身的编排体例的影响,学生学
3、习中容易造成“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割裂。突出表现为学生在碰到立足于中国史的题目时不能把其放到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在碰到立足于世界史的试题时也不能联系到中国史。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变幻发展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贯通中外古今、把握历史学科的相关问题。例如:讲到中国近代“百日维新”时,介绍背景应由帝国主义国家掀起新一轮侵略扩张,特别是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中国国内的民族危机,这样学生就很好理解。讲到世界历史中的“工业革命”时,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自然经济为主,这就造成近代西方国家强大而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这样把中国
4、与世界联系起来理解就容易得多。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引导学生将“中国史”和“世界史”、把政治与经济、文化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比较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大历史”观念,力求学生做到不光有“古今”的纵向思维,而且要具备“中外”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横向联系的能力。三、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很多同学把历史课本背得很熟,可考试就是考不好,或是拿不了高分,其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会根据不同的题目,灵活地迁移、运用组合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在学习其它类似的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的能力。迁移能力的形成需在全面掌握知识前提下,能运用基本原
5、理,深入分析史实,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具备的“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能力。如讲到近代清朝落后的原因,可归结为:政治的腐败、民族间矛盾和外国的侵略、落后的农耕经济、人民的起义、科技的落后等。更主要的是封建经济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由此形成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用在分析其它事件的原因时候得以运用。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能力迁移能力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多角度思维能力之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同一道题可能因为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得分迥异。例如分析题目“关于三国政治形势变化”,侧重考查历史研究材料的来源和功能,这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也是代表今后中考的一个方向。比如
6、这一题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①官方的材料具有权威性,可信度较高;②官方文献有歪曲或美化事实的嫌疑;③学者著作有主观认识;④小说反映了社会现实及人们的思想观念;⑤小说是虚构的,不能够作为严肃的史料。”学生回答任何一个方面,都可得分。教学中对于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亦显得重要和必要。责任编辑邱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