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92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22
《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县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与思考**教育源远流长,尊师重教之风盛行,历史上曾出现“一家三进士、五代皆举人”的教育盛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基”工作验收达标,为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不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打造教育强县,树立**品牌”的奋斗目标,不断创新理念,完善办学模式,加大教育投入,以铿锵的脚步向教育强县的目标迈进。一、打造教育强县,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2、增强教育发展活力2003年来,**县着眼于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放活教育管理潜能。该县在教师的调配交流、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充分尊重和给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主权,并按照“公推差选”的方式公开选调了6名综合素质高的教育管理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长,并给予校长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充分激发了各方教育管理的能动性。二是创新投入体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扩大教育投入上,该县在依法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争、引、贷、捐
3、、集”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特别是敢于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大教育”的常规,2005年大胆引进外资,采取BT建设模式,投资800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6亩的**中学新校,学校总建筑面积80000余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6000余名学生学习,目前整体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近几年来,全县累计吸纳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10多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拆除危房12万多平方米,C、D级危房基本消灭,全县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三是创新办学体制,促进教育多元发展。当前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主要集中于义务
4、教育和公办高中教育,幼儿、职业高中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此,该县紧紧抓住当前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民办学校、幼儿园20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98所,民办高级中学1所,集小学、中学于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1所,中等民办职业学校2所,正抓紧筹建**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形成了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竞相发展、共同进步的教育发展格局。二、打造教育强县,必须做大做强高中教育,彰显教育品牌效应“两基”达标后
5、,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该县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高中教育发展空间,构筑新干教育品牌。一是实行优化组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立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该县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将全县完中初中、高中剥离,只保留了纯粹的高中部,将三所学校的高中部合并组建成**二中,重组后两所高中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干二中集中了三校优质教育资源,经过几年的磨合融洽,焕发出崛起的活力,办学成绩逐年攀升,凸显“1”>“3”的集合效应。二是加快推进**中学新校建设,努力打造品牌学校。为扩大高中教育规模,提升教育品
6、位,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好的高中教育,该县策应城市南扩的决策,投资8000多万元在城南新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6亩的**中学新校,新校建设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规划设计,建成后将努力向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目标迈进,打造成高中教育的精品学校。三是推行生源均分,促进高中教育整体提升。为打破一校独大的局面,深挖高中教育潜能,该县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从2004年开始,改变以往优质生源向一所学校倾斜的做法,对两所公办高中入学新生生源实行平均分配,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推进两校竞相发展。2007年,平分生源后第一届高考成绩明显好于
7、往年。全县上二本线以上考生人数801人,上线率21.8%,尤其是均分生源后的**二中全校上二本线206人,二本上线率28.6%,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同级同类学校首位。四是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高中教育。短短三年之内,就建成了2所民办高级中学,其中1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民办高中学生稳定在1300人,2007年,两校高考上二本线人数26人。三、打造教育强县,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学能力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此,该县一是实
8、施“名师工程”,催生品牌型教师。2006年,该县在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实施“名师工程”,首次评选了17名社会公认的名师,由县政府表彰命名,每月享受100元政府津贴,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连续三届当选的名师授予终身名师称号,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争先创优意识。同时发挥名师示范带动效应,加大对骨干教师结的对帮扶,催生更多品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