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12211
大小:452.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05
《高考同义词辨析虚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正确使用词语虚词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北京卷)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_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A.由于 甚至所以B.只是也许 可见C.如果 甚至 而且D.虽然 也许 然而【解析】第一处划线句子是假设关系,因此第一空中应填“如果”。第二空前后为递进关系,因此应填“甚至”。后一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
2、说,因此应填“而且”。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福建卷)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即使╱也尽管╱但【解析】“尽管/但”表示转折关系(含有让步意味)。而“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含有让步意味),从该句群第二个句子(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内在语意逻辑关系看,应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应选“尽管/但”这组关联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湖北卷)③在评价标准上,____
3、________要看数字,___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虽然/但是既/又【解析】第三句是并列关系,“只”字十分重要,应选“既……又……”。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湖南卷)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我承认它很有价值,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A虽然/但是B虽然/不过C并且/不过D并且/但是【解析】从整体句意看,前两句是递进关系,最后一句是转折关系。“但”与“不过”都用在后半句话里表转折。“不过”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如:病人
4、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不大好。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吉林、四川、黑龙江等地区)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难免未免【解析】第三句“难免”和“未免”都有“免不了”的意思。“难免”:难以避免,表示客观情况的发展不能阻止,是必然的结果。“未免”:①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表示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例:这话未免太粗俗了。这样做未免操之过急。跟“不免”和“难免”不同。“未免”侧重在评价,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不免”和“难免”则表示客观上不容易
5、避免。②不免。如:如此教学,未免要误人子弟。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辽宁卷)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但是因为【解析】③句中后面有“因此”,所以前面不能用“因为”来呼应;而用“但是”先构成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再和后面句子构成因果关系。因此,应填“但是”。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
6、一下才能作出判断。毕竟究竟【解析】陈述购车人对驾驶日本汽车和德国汽车不同感受,应该用“毕竟”。“毕竟”副词,表示追究根底所得的结论(注:这个意义上,“究竟”与“毕竟”相同);“究竟”也是副词,多用在问句表追究。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津卷)③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即使/也 尽管/但【解析】“即使”作连词时,所表示的条件,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即为“未然”之事。“尽管”作连词时,表
7、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浙江卷)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但/而不过/也【解析】“但”与“不过”都用在后半句话里表转折。这里选但,表示一种与上文不同的观点。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重庆卷)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早一点完成任务。尽量尽快【解析】
8、“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尽快”意为“尽量加快”,后面不能再有“早一点”之类的词语。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点中,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在2000年以前的全国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此类题目的出现。2001年高考恢复了对语音的考查,就轮空了虚词题,2002年设虚词题一题,2003年全国试题就将虚词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