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调查方法.docx

几种调查方法.docx

ID:52335937

大小:39.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几种调查方法.docx_第1页
几种调查方法.docx_第2页
几种调查方法.docx_第3页
几种调查方法.docx_第4页
几种调查方法.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调查方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地调查方法(一)标准地选取原则1、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能够代表林分的总体平均状况;2、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3、标准地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防火线、路旁、河边及容易遭受人为破坏的地段;4、标准地内树种、密度应分布均匀。(二)标准地设置方法1、标准地规格:(1)矩形:20×30m(600m2);(2)圆形:半径12.62m(500m2)。2、标准地测量:(1)矩形标准地用罗盘仪测角、测绳量距,坡度≥50时改平,闭合差不大于1/100;(2)圆形标准地用罗盘仪从圆心向八个方向量测距离,坡度≥50时改平。3、每木检尺:对标准地内胸径≥5.0cm所有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边界木选取:(1)矩形标准

2、地取西、南两边;(2)圆形标准地取方位角0~180°半圆。4、数据计算: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树种的年龄(式1);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式2);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式1)(式2)式中:为某树种的平均年龄,Ai为某树种第i株样木的年龄,Dg为某树种的平均胸径,di为某树种第i株样木的胸径,n为某树种的株数。角规控制检尺法(一)角规点选取原则同标准地选取原则。(二)角规控制检尺调查方法在角规点上,采用对应的角规常数Fg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测一周。当遇到符合计数要求的林木(缺口与目标胸高处的树干相割或相切)时,量测其胸径并确定径阶,分树种记录各径阶内的相割木和相切木株

3、数(坡度≥50时在角规上进行杆长改正)。(三)数据计算方法(式3),(,i为第i径阶,n为径阶数量)(式4),(i为第i径阶,n为径阶数量)(式5)径阶株数,(gi为径阶单株木断面积,)(式6)(式7),(FHi为径阶形高)(式8)径阶形高,(Mi为第i径阶单株木材积,查一元材积表得)(式9)角规控制检尺核查记录表县(市、区)乡(镇、场)村林班小班样树种、物种:平均胸径cm每公顷株数株/hm2每公顷断面积m2/hm2每公顷蓄积m3/hm2中心经纬度:林分状况:坡度:坡向:坡位:土种:土层:cm现时林龄(龄组、年龄):树种径阶(Di)计数木单株断面积(gi)单株材积(Mi)径阶形高(FHi)径阶

4、株数(Nj)径阶材积(Vi)相割木(xi)相切木(yi)合计(Gi)…………………………合计—————核查人员签字:委托者签字:调查日期:样地实测调查法在小班范围内,用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内实测各项测树因子,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A.1圆形、方形样地实测法A.1.1圆形、方形样地面积一般为0.08hm2,以中幼林为主的地区,样地面积可缩至不小于0.04hm2。小班内样地面积总和不少于小班面积的3%。样地应随机或机械布设在小班内。A.1.2圆形样地用罗盘仪从圆心向八个方向量测距离,坡度≥50开始改平;正方形样地用罗盘仪测角,测绳量距,坡度≥50开始改

5、平,闭合差不得大于1/100。A.1.3样地内分树种进行每木检尺,对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要分别出材等级检尺。在每个样地上分树种分径阶实测1—3株平均木树高并调查年龄。A.1.4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样地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用形高公式计算各样地各树种蓄积量;各样地汇总后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小班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蓄积量。A.2带状样地实测法A.2.1根据小班形状、林分特点和地形条件,由调查员在工作手图上设计有代表性的样带,样带与等高线斜交,贯穿全小班,每个小班样带不少于2条,带间平行。A.2.2样带面积不小于小班面积的3%。A.2.3样带用罗盘仪定向,测绳量距,坡

6、度≥50开始改平。采用边线法或中线法测量,带宽以10m为宜。A.2.4样带内分树种按径阶进行每木检尺,在边线上的林木按测线方向左取右舍。A.2.5分树种每个径级测3株径级平均木的树高,算术平均得到该树种的径级平均高。A.2.6用样带内各树种的平均胸径(用样木平均断面积反算)、平均高代入形高公式计算形高值,形高值与每公顷断面积的积为各树种每公顷蓄积。A.3机械角规样地实测法A.3.1在小班内按机械、等距、定向的原则布设角规样地,工作线应与等高线斜交。A.3.2样点数量及点间距计算样点数量计算公式:n=4s1/2(10hm2以下的小班)n=3s1/2(10hm2以上的小班)式中:n为样点数,s为小

7、班面积。点间距计算公式:L=(s/n)1/2式中:L为点间距,s为小班面积,n为样点数。A.3.3根据小班形状和地形设置工作线,在工作线上根据计算的点间距布设调查点,调查点必须布满小班。对不规则的小班,工作线无法通过的局部地段可以补点,使实际布点数不少于计算的布点数。A.3.4起点可目视定位,手持罗盘定向,测绳量距,坡度≥50开始改平,起点和终点钉直径6cm、长60cm的圆木桩。A.3.5落在小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