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

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

ID:52216766

大小:509.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_第1页
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_第2页
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底板动压沿空巷道注浆加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第39卷第1期EnergyTechnologyandManagementVol_39No.1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4.O1.019底褫动压沿空藿道注浆加固矿压显坝规律研究罗胜兵,李佳佳(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安徽淮南232174)[摘要]下伏煤层工作面底板沿空巷道受上覆煤层开采的动压影响,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底鼓变形严重,严重制约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通过对底板动压沿空巷道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前后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对于控制巷道变形的应用效果评价。[关键词]底板巷道;沿空巷道;采动影响;注浆

2、加固[中图分类号]TD3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43(2014)010482从1112(3)工作面煤壁滞后1113(1)轨顺0引言970m处第一组观测断面20m,到1112(3)工作随着煤炭资源的Et益枯竭,为满足矿井采场面煤壁超前1113(1)轨顺1170m处最后一组观接替需要,相邻或相近工作面回采的动压影响逐测断面100m,对31组观测断面的顶底板高度和渐成为制约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的重要因两帮宽度进行不间断测量,比较分析动压沿空巷素。特别是下伏煤层工作面底板沿空巷道受上覆道的表面位移收敛情况。煤层开采的动压影响,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底鼓变形严重,人工卧

3、底量大。通过对底板动压沿空巷道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前后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对于控制巷道变形的应用效果评价,以期为相似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可靠依据1J。1矿压观测方案设计淮南张集煤矿1l13(1)工作面位于东一11—2采区,倾斜长240m,走向长1500m。该面东为未采区,西侧是1112(1)采空区,轨顺为沿空巷道,1113(1)与1112(3)面平面图如图1所示。l113(1)工作面上覆13—1煤层1l13(3)工作面和1114(3)工作面已回采完毕,受正在回采的1112(3)工作面动压影响,轨顺巷道变形严重、底鼓量大,难以满足工作面快速推进需

4、要¨5]。因此,l113(1)工作面回采前,超前上覆煤层工作面对l113(1)轨顺图11113(1)工作面与1112(3)工作面平面示意图沿空侧施工中空注浆锚索进行注浆加固。2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在1113(1)轨顺退尺点970~1070m处,不采取加固措施,然后每间隔5m布对测量数据结果进行差值分析,拟合后得到置一组观测断面,共布置2l组观测断面。此外,在使用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前后的巷道顶底板和两帮1113(1)轨顺退尺点1080~1170m处,提前施工位移量与观测断面超前(滞后)上覆煤层工作面位中空注浆锚索进行加固,然后每间隔10m布置一置关系曲线,如图2~5所示。组观测断面,共布置

5、l0组观测断面,用于检验中从图2~5中可以看出,上部1112(3)工作面空注浆锚索加固效果。回采,对1113(1)轨顺的超前采动影响依次可分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第39卷第1期66EnergyTechnologyandManagementV01.39No.1次支护的时间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若一次支护后强烈采动及煤柱内高支承压力影响、原有支护设有矿压显现,二次支护需跟上,二次支护与上一次计不合理是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支护间隔的距离以不影响扩巷迎头的施工为原(2)结合+950m轨道石门围岩变形破坏特则;同时,一次锚网支护后,若巷道成形较好,可不征及原因分析,从提高并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再挂

6、网直接进行二次支护,若一次支护后巷道成出发,提出了二次锚网索支护技术;现场工业性试形不好,需先挂线喷浆保证巷道成形,然后再挂网验表明,该支护技术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其进行二次支护。中两帮累计相对移近量在105mm左右,顶底板3.2支护效果累计相对移近量在234mm左右。+950rn轨道石门的扩修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参考文献]为掌握围岩变形特征及围岩控制效果,在巷道内[1]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徐州:布置了一个表面位移测站,并采用了十字交叉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对+950m轨道石门两帮及顶底移近量进行观测。[2]荆升国.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棚一索协同支护

7、围岩控近90d的观测表明,巷道表面位移在50d后趋于制机理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9.稳定,其中两帮累计相对移近量在105mm左右,[3]王其洲,谢文兵,荆升国,等.断层构造带高应力软岩顶底板累计相对移近量在234mm左右。可见,采巷道支护技术[J].煤矿安全,2012,43(3):5l一53.[4]王卫军,冯涛.加固两帮控制深井巷道底鼓的机理研用二次锚网索支护技术后,+950m轨道石门围岩究[J]_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