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49399
大小:157.4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16
《土木工程施工复习要点归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土的工程分类:一类土(松软土)砂土粉土;二类土(普通土)粉质粘土;三类土(坚土)砾石土;四类土(砂砾坚土)2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回复原来的体积。3土的边坡度=h/b=1/(b/h)=1:m,m=b/h为边坡系数4设计标高H。第一章土方工程1零线:先求出方格中边线两端施工高度有“+”“-”中的零点,将相邻两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2完整井:水井底部达到不透水层非完整井:水井底部未达到不透水层3流砂: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
2、下水一起流入坑内称为流砂现象。产生原因:内因: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当土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外因:地下水及其产生动水压力的大小(地下水位高,基坑排水造成水位差较大,动水压力大,易发生)1)当动水压力≥浮水重度,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2)当基坑位于不透水层内,而不透水层下面为承压蓄水层,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的重量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基底可能发生管涌冒砂现象4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合理设计填方边坡,正确选择土料和填筑方法。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1地
3、基加固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2桩基按受力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3桩基施工: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等级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平稳,不得损坏吊点,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弯矩最小的原则。4重锤的选择要求:重锤低击打桩顺序的选择:消散集土效应5打桩质量控制原则: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而以最后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反之。6泥浆护壁作用: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对不论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都适用
4、第三章砌体工程1砌筑砖墙工艺: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立头角和勾缝等工艺。2斜槎:水平长度≥H第四章混凝土结构工程1电渣压力焊: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2下料长度计算:量度差值=外包尺寸-中心线长度;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中心线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3模板设计考虑哪些荷载:1)模板及支架自重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
5、施工缝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柱子留在基础的顶面、梁下面、无梁楼板柱帽下面;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板下有梁托时留在粱托下面;单向板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任何位置;楼板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墙体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或纵横墙交接处。施工缝表面常规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前,清除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必要时还要加以凿毛;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加以清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充
6、分湿润,且不得积水;在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5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的措施a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b掺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也可掺适量粉煤灰等外掺料c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d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e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f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g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二次振捣h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
7、差不宜超过25℃第五章预应力工程1先张法:在浇筑混凝土前铺设、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后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到不低于75%设计强度后,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2后张法:先制作构件或结构,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的方法。后张法施工的特点是:直接在构件或结构上张拉预应力筋,混凝土在张拉过程中受到预压力而完成弹性压缩,因此,混凝土的弹性压缩,不直接影响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值的建立3张拉:
8、减少与孔壁摩阻力带来的应力损失。超张拉的目的:加快预应力筋松弛损失的早期发展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1从起重机性能表和性能曲线中可看出:起重量,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起重臂长度及其仰角大小关系:起重臂长一定时,仰角增加,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起重半径减小起重臂仰角一定时,起重臂长度增加,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增加,起重量减小主要参数:起重量Q起重半径R起重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