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80239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3
《《高职高专英语》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高专英语》说课稿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时刻遵循这一目标。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作用:《高职高专英语》是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为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奠定一定的语言基础。(二)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在学生具备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的一门深化课程,学生在前导课程中基本已经完
2、成基本词汇及语法的学习,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学习句法及语言表达方式,且相应地扩大词汇量,其中包括大部分基础词汇与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为后续的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课打下语言基础。(三)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的能力,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模拟套写商务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文的能力。(四)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把语言基本功训练与实际涉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1、
3、知识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听说能力。把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听、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2、能力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其在英语学习各个环节中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3、素质培养目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力求使学生通过切合实际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日常或涉外工作时能更加熟练的掌握和使用英语。学生要能够较好地使用专业词汇
4、,表达连贯,内容充实,语篇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同时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本门课程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进行全面覆盖,努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全方位的基础,在内容安排上主要由话题讨论、精讲课文、基本单词与词组、相关语法、阅读技巧、实践阅读、实践写作与听力理解等部分组成。针对不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分层教学,因人制宜,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相应手
5、段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方法的保障。此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因时制宜,对于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状态的知识进行删减,对于表述不足的方面进行知识的补充,尽量使学生能够与社会的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三、学生基础及智能特点分析高职院校除英语专业的学生外,只有少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且有比较扎实的基础,这部分学生只需要教师给予相关的指导,提供有关学习方法的建议就能够非常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且学习效果较好;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需要教师的督促和指导,如果对这部分学生能够采取比较有效的教学
6、方法和手段,给予足够的表扬与鼓励,不仅可以保证课堂的教学秩序,也可以产生比较不错的教学效果;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虽然占有比较小的比例,但对于这部分学生也不能放弃,应该根据他们所能接受的知识量和知识层次为其设定短期且易实现的目标,比如扩大基本词汇量,进行简单会话等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后产生一种成就感及被认可的感觉,从而鼓励他们逐步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四、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高职高专英语》每册由10课组成,内容以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体教育等各类主题且又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生活的原文做课文,并在课文的右侧及课文后面都编有涉及
7、阅读理解和启发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言吸收能力。其中每课均由8部分组成,即:话题讨论、课文、单词及词组、语法概括、阅读技巧、习题练习、实践写作及听力练习。本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又要使学生能够将其掌握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课程应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授课时数进行合理分配,《高职高专英语》的授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授课在内容上没有连续性,即每个单元之间除语法与词汇等基本要素外,没有任何承接关系。因此每一单元的学习要求及重点难点均各不相同。通常对于旅游类学生来说,总计授课四个学期,平均每学期授
8、课17周,周学时4节,每学期为68学时。其中理论课为50学时,主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实践课为18学时,期间主要培养锻炼学生对于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