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52881
大小:1.6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19
《点到平面的距离(使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点到平面的距离复习:1.过已知平面α外一点P有几条直线和α垂直?2.什么是点P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P'P答:从P向平面α引垂线,垂足P'叫做点P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简称射影).BPA连结平面α外一点P与α内一点所得线段中,垂线段PA最短.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一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α新知:例1.如图,AB是⊙O的直径,PA⊥平面⊙O,C为圆周上一点,若AB=5,AC=2,求B到平面PAC的距离。例2如图,已知正三角形 的边长为6cm,点 到 各顶点的距离都是4cm,求点 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解:设H为点O在平面ABC内的射影,
2、延长AH,交BC于E,则即H是△ABC的外心。在Rt△ABC中,即点O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为2cm.一作二证三计算思考:已知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试判断点P在底面ABC的射影的位置?PABCOPA=PB=PCO为三角形ABC的外心思考:已知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PA,PB,PC两两垂直,试判断点P在底面ABC的射影的位置?PABCO为三角形ABC的垂心DO思考:已知三棱锥P-ABC的顶点P到底面三角形ABC的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试判断点P在底面ABC的射影的位置?PABCO为三角形ABC的内心OEFAPBαBPcosBPA
3、=AP例3、如图,PA是平面α的垂线,A为垂足,B是α上一点,是α的一个法向量。而•=cos‹,›,cos‹,›=即d=PA=练习1:SBCDAxyz⑴、直接法:归纳总结向量法:利用法向量与点到面的距离关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还有等体积法,转移法待续。⑵、间接法:一作、二证、三计算2.直线到它平行平面的距离定义:直线上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由定义可知,求直线到它平行平面的距离的问题可由点到平面距离的知识来解决。3.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个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部
4、分,叫做这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都相等,公垂线段长小于或等于任一条夹在这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长。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只要求一个平面上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也就是求点到平面的距离。DA1C1B1CBxyzA练习2、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侧棱AA1=2,D是CC1的中点,求点A1到平面ABD的距离.PαCBA如图,BAC在平面α内,PA是α斜线,PAB=PAC=BAC=PA=AB=AC=a,求点P到α的距离。练习3、1.已知四
5、面体ABCD,AB=AC=AD=6,BC=3,CD=4,BD=5,求点A到平面BCD的距离。练习:O3.如图,已知D为△ABC外一点,DA、DB、DC两两垂直,且DA=DB=DC=3,求D点到平面ABC的距离。4.如图,已知在长方体ABCD-A’B’C’D’中,棱AA’=5,AB=12,求直线B’C’到平面A’BCD’的距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