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

ID:51148682

大小:1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9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_第1页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_第2页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_第3页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_第4页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就是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水环境、空气环境容量和经济、土地、水资源的承载力。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合理分析环境承载力,能够提高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准确性,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掌握环境与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支持能力,确保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阈值内有控制的进行,促进规划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

2、发展。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载体、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其能力的大小与环境和人类活动均有关系。不同的环境,对同一种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不同;同一种环境,对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承载力也不同。开发区的建设,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深度将不断加大,三者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14.1环境资源承载力14.1.1评价指标环境承载力不仅限于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然承载能力,还包括人工环境承载力,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能够改善和提高环境整体的承载能力,所以本次环评所指的承载力包括环境承载力和人工环境承载力。同时由于社会

3、经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人类活动的多组合性,衡量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难以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也不可能对具体指标作硬性的统一规定,只能从各子系统中选择有代表性、易量化的指标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考虑开发区的自然、社会现状和数据获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如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详见表14.1-1。表14.1-1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开发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率能源承载力能源承载率土地资源承载力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环境承载力近岸海域水环境承载力COD承压度NH3-N承压度大

4、气环境承载力SO2承压度PM10承压度循环经济水平资源消耗水平万元GDP综合能耗(t标准煤/万元)万元GDP新鲜水耗(m3/万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染控制水平COD排放强度(kg/万元GDP)SO2排放强度(kg/万元GDP)区域支持能力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城镇集中供热率(%)城镇燃气普及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废物处理共享设施环保投入水平环保产业及相关产业比重(%)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制度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度14.1.1评价方法

5、14.1.1.1资源指标评价方法水资源承载能力、能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力采用承压度进行计算,土地资源承载力采用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方式来评价。方法如下:CCPS=CCP/CCSCCPS—承载压力度,简承压度;CCP—压力度,代表资源压力或资源需求量;CCS—承压度,代表资源承载能力或区域资源可供应量。资源可供应量是指从社会经济的功能安排、资源合理配置角度讲,区域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从技术、经济上可行的可供应量。1、水资源承载力力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流域或区域中由降水形成的当地水资源量可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技术手段或经济因素等原因尚

6、难以被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汛期洪水下泄量和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下水);第二部分是维系生态系统功能而应保持在河道内和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合理水位所需要的相应水量(主要指维系河道生态环境的最小河道内用水量和维护地下水系统采补基本平衡而不宜开采的地下水补给量);剩余的部分为水资源可利用量,即可供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消耗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通过估算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汛期不能被利用的洪水下泄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将其作为水资源可供给量。调查统计和估算基准年工业、农业和城市等方面用水量,计算水资源可供给量承载力。2、能源

7、承载力3、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是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的,以耕地为基础,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的最终测算为目标。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提高,需要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的土地承载力,如居住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现用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A来描述区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对于一个确定的区域,是土地对人口量、经济类型和规模的承载能力的量度,当A≥

8、1时,土地满载或超载,应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增加;当A<1,该区域尚有开发潜力。14.1.1指标计算结果1、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结果见表14.1-2。表14.1-2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结果子目标层准则层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