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935492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高一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浸渍(zé)青荇(xíng)百舸(gě)争流游目骋(chěng)怀B.禊(qì)事喋(dié)血托体同山阿(ã)浪遏(è)飞舟C.江渚(zhǔ)桀骜(ào)挥斥方遒(qiú)殒(yǔn)身不恤D.游说(shuì)弄(nòng)堂窈窕(yǎo)之章长歌当(dàng)哭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廖廓颓圮崇山峻岭遗世独立B.苍茫菲薄广有羽翼余音袅袅C.班斓峥嵘情随事迁如泣如诉D.酝酿惨淡短小精捍默无声息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__自由。②历
2、史的脚步终于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③当我经了长长的____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____!A、竞 跨进 飘泊 亲密B、竞 迈进 飘零 亲密C、竟 跨进 飘泊 亲近D、竟 迈进 飘荡 亲切4.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A.比喻对比对偶反语B.通感对偶反复反语C.通感排比反复夸张D.比喻排比对偶拟
3、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同天真的孩子们一起重看这部片子,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时,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B.李登辉打着“人道”的幌子完成了他的所谓“医疗之旅”,他在日本的表现却使人难以置信。C.我是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达20年之久,用药百种,住院无数次,效果不佳。D.武汉“6•22”空难事故,是在局部恶劣气候条件下,机组违章飞行,机长错误决策造成的直接原因。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这种人才,在我们阵营中是恒河沙数,可不值得我们重视。B.在冬春之交的日子里,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堵不堪。C.“天涯共此时”这个栏
4、目使所有的炎黄子孙在内心深处都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可谓感同身受。D.黄仁宇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①且每遭蹂躏之后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④他总能顽强的回复生气⑤虽屡遭兵火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A、②①④⑤⑥③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⑤④②①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8--12成题(共22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
5、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6、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C.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以大易小,甚善。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C.夜缒而出,见秦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失其所以,不知其有敢不尽力者乎?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C
7、.孰视之,自以为不如。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临危受命,最后,义无反顾地去说秦师。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D.烛之武退秦师后,但子犯建议攻打郑国,顿时关系又紧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