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

ID:50446847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_第1页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_第2页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_第3页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_第4页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一、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学生学力评价最近,我对上海市8个区县40名教师进行调查,采用直觉定位法,请教师对他们在上学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和社会学科评价的实效性进行价值判断,结果发现,没有一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满意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他们的评价是介于不满意至一般之间。而且,在和他们的座谈中发现,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仅仅限于知识、理解和技能,很少涉及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的评价,更没有情感态度和思考力方面的评价。学力的“冰山模型”清楚地告诉我们学力的概念。假如有一座

2、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就是“知识、理解”,还有“技能”,这是基础性学力。而隐藏于水下面的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和行为”,这是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评价就是根据一定学力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指出:要注重对学生综

3、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对学生的学力评价,即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二、现行《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学生学力评价中的主要问题首先,现行的学力评价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在评价范围上、重认知领域的评价,轻情感、行为操作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重总结性评价,轻日常性、阶段性即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重外部(他人)评价,轻自我评价;在评价基准上,重绝对评价,轻个体差异评价。长期

4、以来,对学生思想品德及社会学科的评价大多限于书面答卷、重知轻行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条文,长此以往,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就会弱化。总之,现行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次,不正确的评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请看一名学困生的心声:“我是学困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学困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学困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

5、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近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学困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显然,像这种只重学业成绩、僵死的、缺乏尊重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其深刻的伤害。如果我们的评价方式再不进行改革,就将妨

6、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三、《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学习评价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上海课程标准》)指出:1、本课程的评价本着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相结合的原则,把学习结果与学习的过程结合起来,做出符合实际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不对学生分等定级,不强调做终结性评价。2、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应包括基础知识掌握、道德的辨析、行为能力与行为表现以及

7、个性品质的形成等方面。评价不仅应关注知识的掌握,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兴趣、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时调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3、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作业、书面或口头测验、竞赛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指标,多层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元智能。综合以上意见,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性学力

8、、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品德与社会》学力评价的新探索和实践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并非从零开始。国内外在品德评价方面已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如国外有用发“优点单”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档案袋”法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反体系、个性化的评价”、“无等级激励性评价”等等。国内则有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等,这是一种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方法多样,重在激励,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学生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