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40488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7
《探究工民建节能施工技术[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工民建节能施工技术探究工民建节能施工技术摘耍:近年来,国内及世界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节约能源意识已经越来越受到垂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工民建筑行业节能理念已经迫在眉睫。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是建筑界越来越统一的共同选择。本文就工民建节能施工屮的原则及节能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做了探讨o 关键词:工民建;节能;墙体保温;气密性;屋面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工民建节能施工的重耍意义 能源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步
2、伐的加快,对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这使得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可以说能源危机正威胁着全球经济发展。在我国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入节能施工技术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首先,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涉及跨行业、跨学科、综合系统的先进技术。建筑行业施工节能不仅涉及土木工程学、城市规划、机电设备、电子信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而且也与经济技术、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耍的意义,这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也推动了建
3、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工民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体现了建筑科学技术的经济增长点。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再次,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重点强调了对于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光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或者降低对丁传统能源的使用。在工民建筑中推广节能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二、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现状 0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大,建筑企业如果想在
4、竟争激烈的情况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发展空间、获得一定的发展,就一定耍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升本企业的综合实力,确保本企业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与当下总体的发展走向相一致。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准对比,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准明显与其有着很大的差距,建筑工程质量、工程安全问题未获得很好的保证,上述一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与进步造成巨大的阻力。在工程施工当中,能不能完美的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工程当屮去,会直接关乎着工程今后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就需要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坚
5、实后盾,把科学经管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成功的科技经验大范围的使用在建筑工程当中,使其渗透于建筑行业的多个方面。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和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制约。目前来看,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是非常重视了。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就证明了中央对能源问题的重视,这也必将促进和推动工民建的节能技术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上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规划设计,建筑的
6、朝向及形状是节能设计的首要因素,主要是考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和建筑物的窗墙比例;2)改善建筑物的窗户设计,减少能源消耗;3)改善建筑物的外围墙体热工性能;4)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建筑的能耗。我国近年來建筑事业空前发展,能源消耗也在步步攀升。 三、工民建节能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与自然和谐 T民建建筑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中。因此,建筑物必须融入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通过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互动达到动态的平衡
7、,从而构成…个和谐的整体,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为此,设计吋必须强调采用本地文化、原材料以及建筑资源,尊重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让建筑展现出地域特色。 (二)健康无害 建筑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使用功能,即宜居一一宜于居住、办公及其他需在室内从事的活动,这是建筑物之为建筑物的价值所在,不宜居不成为建筑物,这是建筑设计的归宿。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好采光、通风、换气、采暖、降温以及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问题,做到污水和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三)屋面施工的节能措施 常见的屋面节
8、能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架空隔热屋而和保温隔热屋而,这两种屋面施工技能技术工艺各不相同,其功能也不一样。 1、架空隔热屋面 架空隔热屋面架空屋面的进风II设在正压区,出风口设在负压区。在铺设架空板之前,需保持屋面上的整洁干净等,保证在隔热层屮气流通畅。另外,还要注意铺设架空板上物品的平整、牢固,缝隙处可以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是水泥砂浆填充o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