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41767
大小:2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教师招考说课模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久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年级第章第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为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情分析我们老师
2、对自己所教学生作深入的了解是有必要的,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难点确定为: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
3、系的一个整体,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对进行等);2.通过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认识。3.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教法学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学活动都应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4、。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
5、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是本节课深入研究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3)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6、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四个环节。(4)强化训练,挑战自我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练习题则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板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典型问题则全班讲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5)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
7、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6)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
8、过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