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

ID:48806775

大小:113.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1-27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_第1页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_第2页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_第3页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_第4页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11文学与艺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编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Approach)即“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的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扩展,是一种在保持文学主体性的条件下,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科际性研究。质疑一:宽泛,界限确定质疑二:属于外部研究,缺乏文学性。质疑三:方法仅以文学为中心换一个学科作为对象第十章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其他姊妹艺术在起源、思维方式、情感因素乃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共同点。各门艺术之间彼此又拥有各自的媒介手段和发展历史,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功能。这种研究以全部艺术为领域,从单个艺术品之间的偶然联系直到整个文化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互相渗透的极为复杂的情形,可以有无

2、数值得研究的题目。第一节文学与绘画一、从绘画中获取技法小说家习绘画中的基本技法,包括色彩、线条、光线和构图等。快要落山时的太阳的直径变小了,一道奄奄一息的褐色无光的光线……北方出现了一道浓浓的云堤,它带有一种阴险的乌黑的橄榄色彩,低低地一动不动地压在大海上,仿佛在航道上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障碍。——康拉德:《吉姆爷》中国绘画中的空白和简洁对题材的选择“富于包孕的片刻”(钱钟书)二、借鉴绘画的空间意识由T·S·艾略特、庞德、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为代表作家的现代文学,正在向空间形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读者大多在一个时间片刻里从空间观念去理解他们的作品,而不是把作品视为一个序列。

3、约瑟夫·弗朗克《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对时间和顺序的拒绝和对空间和结构的偏爱。文学创作和理论上的“视角主义”和“场景描绘”三、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中国古代文论与古代绘画理论“神似”“风骨”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背面傅粉法”、“横云断岭法”、“重作轻抹法”第二节文学与音乐诗者,志之所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诗、词、曲三者,始皆与乐一体。而由浑之划,初合终离。凡事率然,安容独外。文字弦歌,各擅其绝。……即使折衷共济,乃是别具新格,并非包综前美。——钱钟书文学与音乐的分离是一种

4、必然,这种分离促使了各自发展的完善。两者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倾慕又表现出各自对自身的超越。一、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我认为诗人研究音乐会有很多收获。……音乐当中与诗人最有关系的性质是节奏感和结构感。——艾略特文学对音乐结构和节奏的借鉴在叙事文学上也有体现。昆德拉的小说二、文学对音乐本体性的追求现代以来,文学的这种追求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也不仅仅是通过借鉴音乐方法来丰富和扩展文学创作领域,而是对音乐本体的追求。音乐成为文学的“理想自我”。首先表现为音响的运用。瓦雷里《海滨墓园》被称为“诗之乐”,语义和音响的融合戴望舒的《雨巷》文学对音乐性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对音乐

5、语言的抽象性、含混性的仰慕。音乐比别的艺术更宜于表现漂浮不定的思想,没有定型的梦,无目标无止境的欲望,表现人的惶惶不安,又痛苦又壮烈的混乱的心情,样样想要而又觉得一切无聊。——丹纳《艺术哲学》文学对音乐本体的这种追求是在类似的层次上,而不是说要最终取消语言。现代人对音乐本体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折射,音乐化的语言似乎比具有明确所指的文字陈述更能传达出对现代生活的特殊感受。三、文学理论批评与音乐用听音乐的方式感受作品,形成阅读文学的新模式列维-施特劳斯主张用阅读乐谱的方式阅读神话,从和声中把握神话的深层结构文学理论批评对音乐理念和方法的吸收“复调”与“复调小说”第三节文学与影

6、视艺术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光、影、声结合的技术,逼真形象地表现文本,并以极为直观、方便的欣赏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由于影视的强烈冲击,传统文学形式逐渐走向萧条,人们日益疏远书写文字。这一状况既造成了文学的危机,同时也促使了文学的反思和革新。一、文学和影视的联姻影视与作为“母本”的文学影视使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二、影视冲击下文学的革新影视的要求也正在改变着书写文学的语言和结构。创作中尽可能地去掉概述和评论,推崇省略和空白影视中灵活的镜头转换对小说叙述技巧的推动三、文学的魅力文学文字的间接性和歧义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广阔性和暗示性为读者营造了自由

7、想象的空间。经典的纸质文学作品却代代相传,常读常新。文学语言所具有的隐喻、修辞乃至评论等手段也是其他媒介难以企及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