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493398
大小:6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05
《《寓言四则》同步练习1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寓言四则》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庇护()爱慕() 宙斯()赫拉()较量() 凯歌()2.解释下列词语。(1)凡人: (2)庇护: (3)爱慕虚荣: 3.选词填空。蚊子_______(战败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_____(较量战斗)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__
2、___(消灭吃掉)了。 4.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描写方法及作用例题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解析:此题考查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常见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3、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答案:心理描写;表现了赫耳墨斯自以为身价很高,狂妄自大的心理状态。点拨:从赫耳墨斯狂妄自大的心理心上分析。探究点二:对比的作用例题2:《蚊子和狮子》一文写蚊子战胜了力量雄大的狮子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了,用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写作特点,常见文章的写作特点有悬念、衬托、照应、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这篇文章用了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刻画了蚊子这一形象,突出了主题。答案: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蚊子在狮子与蜘蛛战斗的对比中刻画形象,突出
4、主题,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点拨:从对比的作用上理解。(二)探究问题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问题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本文分几层?概括各层的意思。问题二:精读课文,重点解析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课文分析。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试分析“笑”的含义及表达效果。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4.这则寓言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5.说说寓言中的
5、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问题三: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6.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研读《蚊子和狮子》问题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本文分几层?概括各层的意思。问题二:精读课文,重点解析2.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3.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4.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5.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问题三: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6
6、.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7.比较一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表现手法的异同。当堂达标训练1.下面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A.遵重雕像化作凡人B.蚊子狮子爱慕虚荣C.蜘蛛庇护赫耳墨斯D.凯歌喇叭较量较量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3.填空。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拟人
7、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4.判断正误。⑴蚊子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狮子,根本原因是蚊子能咬狮子。( )⑵在写法上,这则寓言是反衬手法,在修辞方面本则寓言用的是拟人手法。( )⑶本文是在篇末点明寓意。( )⑷能概括蚊子战胜狮的神态的词语是“势不可挡”。( )(二)精段阅读阅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回答问题。4.文章第一段采用的是与的表达方式,第二段采用的是的表
8、达方式,点明了。5.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值时,为什么笑?这反映了他问话是怎样的心态?6.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请用一个词语来更明确地表达赫耳墨斯雕像的价格:。7.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阅读《蚊子和狮子》,回答问题。8.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是通过对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中心的。9.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两次描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