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

ID:48031513

大小:4.05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1-11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_第1页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_第2页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_第3页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_第4页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成像基础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X线成像基础理论山东省临沂温泉疗养院放射科徐恒秀第二章X线成像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X线管焦点及X线量分布第二节X线照片影像第三节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第四节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第五节散射线及其消除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X线管焦点、X线束、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的概念。2、X线量分布特点及恰当的应用;掌握散射线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正确使用滤线栅。3、熟悉X线照片影像的内容第一节X线管焦点及X线量分布一、X线管的焦点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撞击面积称实际焦点。有效焦点:

2、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垂直方向的投影称有效焦点。二、X线量分布特点在垂直X线管长轴方向上,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在X线管长轴方向上,效焦点大小相等。因此在摄影时肢体厚部位对阴极端X线束(一)、中心线:X线束中心的那一条射线,代表射入被检者身体的投照方向。(二)、X线束照射野:X线束入射于肢体曝光面积的大小。(三)、斜射线:X线束中心线以外的X线称斜射线第二节X线照片影像一、X线照片影像的传递与形成(一)、X线照片影像的传递X线管→不均质人体组织→屏片系统、影像增强器。X线影像信息传递1、X线照射

3、不均匀密度和不等原子的肢体后,带有强度不均匀的X线信息。2、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胶片系统、荧光屏、影像增强系统、电影等)转成二维图像。3、观片灯4、通过视网膜观察图像5、传给人脑综合分析二、X线影像的观察方法 (一)X线透视法: 优点观察器官的运动情况,可以多方位观察病灶,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用于胸透等。 缺点:不能留下记录,观察细微结构较差。 (二)、X线摄影与透视的优缺点互补。第三节线照片影像的密度 一、X线照片的光学密度也称为黑化度或照片密度,是指曝光后的胶片经显影加工后在照片上形成黑化程

4、度.照片的密度是可以根据透光率或阻光率来计算得出透光率照片某处的透光程度 阻光率阻挡光线能力的大小二、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一)、X线照射量(mAs)照片的密度与X线照射量成正比.调节照片的密度(二)、X线管电压(KV)X线管电压(KV)高则x线硬度增大控制照片的对比度(三)、摄影距离(FFD)x线强度的衰减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四)、增感屏-胶片系统照片的密度与增感率成正比. (五)、被照体的厚度、密度 照片的密度与被照体的厚度、密度成反比(六)、照片的后处理技术第四节X线照片对比度的概念 对比度:是形成

5、x线照片影像的基础 一、对比度的四个基本概念: (1)x线对比度 (2)胶片对比度 (3)照片对比度 (4)肢体对比度二、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一)胶片因素1:胶片对比度(r值)x线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即胶片对比度。2:增感屏-胶片组合,增感屏与对比度成正比。3:照片后处理技术。(二)射线因素1:x线质(kv)的影响25kv25-40kv40-100kv40-60kv120-150kv 2:x线(mAs)量的影响,部分影像的对比度会明显增高。3:灰雾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 造成对比度的下降。(三)被

6、照体本身因素1:原子序数:骨骼比肌肉及脂肪能吸收更多的x线,它们之间就能有更高的对比度。2:密度:组织密度愈大,x线吸收愈多。肺在具有生命力时是个充气组织。好的对比3:厚度:在被照体密度,原子序数相同时,照片对比度为厚度所支配。第五节散射线极其消除 一、散射线 (一)、散射线的产生:原发射线经过被照体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反映被照体信息的有用射线,另一部分为方向不定的,波长比原发射线长的x线,称之为散射线。 散射线量的多少与原发射线量、被检肢体面积、厚度有关(二)散射线含有率占胶片全部射线量的比例(1)管电

7、压的变化 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2)被照厚度 被照厚度产生的散射线对照片影像效果的影响,要比管电压产生的影响大的多。 (3)照射野大小 当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增加。(二)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 当散射线较多时,照片对比度明显下降。 (三)散射线的减少和消除1:散射线的抑制 选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改变照射野的大小。 用铝板制作的多层遮线器2:散射线的消除 遮线栅 遮线栅的构造:一般用0.05—0.1cm的薄铅条,夹持在间隔为0.15-0.35mm铅或胶木板之中。 遮线栅的分类:1:平行式

8、遮线栅2:聚焦式遮线栅3:交叉式遮线栅4:运动式遮线器遮线栅的几何特征 ①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铅条高度之比。即:R=h/D ②栅密度(n):指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面积内铅条的数目。n=1(d+D) ③铅容积(P)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体积P=n*d*h ④滤线栅焦距:在f1—F2之间 滤线栅的工作原理:原发射线透过铅条之间,散射线不能透过铅条。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1)使用聚焦式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