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2 古代诗歌阅读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2古代诗歌阅读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阮 郎 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首词的上半阕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2、主要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春天风雨交加,枝残花落,为凄凉惨败之景,再加上残日西斜、寒水自碧,让人对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了初步感受。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评分标准】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标题、注释和诗歌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答题时注意是词的末尾两句。写出了词人因愁而无心下棋,但又想通过下棋摆脱愁苦,但思绪烦乱,落子犹豫不决。抓住动作,结合前句进行合理联系,即可得出答案。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评分标准】答出表现纷乱愁绪的,给2分;答出通过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的,给4分。二、(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含山店梦
4、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 渔 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
5、力。题干是“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实质问的是抒情手法。本诗后两句是抒情,最后一句“惆怅起来山月斜”,是作者梦醒之后,站起身来,看到窗外的月亮。“山月”勾起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诗人越发孤独寂寞惆怅。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惯别家”“等闲挥袂”,似乎对漂泊毫不在意,这样与后文写思乡之情形成了反衬。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评分标准】答出“衬托”手法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大意对即可。2.两首诗都写到
6、“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我们对比鉴赏两首诗在相同之处的不同情感。两首诗都有“灯前”,从韦庄诗中出现的“流离”“客天涯”“江南梦”“惆怅”“山月斜”这些词传达出的信息可看出,韦庄的情感是惆怅的、孤独的。从郭震诗中出现的“芦花”“笑说”“明月随船送到家”这些词句传达出的信息可读出,郭震的情感是喜悦的、乐观的。答案:韦诗中
7、,“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评分标准】两处“灯前”各3分,感情明确是重点,大意对即可。【规律方法】诗歌需要在大致读懂的前提下才能鉴赏、进而把题答好,要做好“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读意象、读感情。注意课内外的结合,特别是学过的诗歌中出现过的意象要很快联系起来,古代诗歌,很多意象和感情是直接联系着的,这需要长期积累,还要在训练中强化。三、(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8、。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