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75574
大小:75.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9月14日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2.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A.人要去学会主宰自然界B.只有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改变自然界C.认识和改变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3.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在京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
2、版座谈会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④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
3、米之炊”这一俗语寓意相反的是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从整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7.“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
4、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9.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科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以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10.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与此观点属同一种哲学派
5、别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气者,理之依也C.物是观念的集合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1.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实践性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1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
6、生万物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主要得益于A.它是无产阶级的强大精神武器 B.它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C.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D.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14.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5.“哲
7、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16.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