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53350
大小:35.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3教案浙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设计思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标准》的这种理念,在开展此次教学中,我将采用授导型教学方式,中间穿插自辅式教学方式相结合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浙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包括扩散、渗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
2、吐、胞吞,知识量比较大,而且相对比较重要。本节课属于细胞的基本知识之一,关于物质如何输入和输出细胞,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的基础,了解了细胞由一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质膜包被着,这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一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比较好的完成此次教学任务,但还不是很完善,这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四、教
3、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概述渗透机理以及渗透吸水的两大组成因素;2、举例说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3、说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点;4、能够分析质壁分离原理(二)技能目标1、能够从渗透演示实验中表达现象;2、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能够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进行学习;(三)情感目标1、能够参与讨论交流,培养团结协作能力;2、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浓度高低对植物吸收水或矿物质的重要性的掌握,结合我国近年来土地盐碱化严重的事实,学会关注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树立
4、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渗透装置的分析、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点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异同点解决方法:利用教学媒体以及演示实验,以及对比、类比的方法。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主合作式学习。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主动讨论和思考,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本堂课的学习,教师通过课件和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七、教学用具玻璃漏斗、三个烧杯、墨水、猪的膀胱膜、棉纱布(全透)、滴有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30%蔗糖溶液、新鲜青菜八、
5、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旧课;展示细胞膜动态FLASH图,问学生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思考回忆细胞膜知识点,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生动形象的细胞膜动态FLASH图做开场引入,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知识基础;二、水分子扩散和渗透的概念;教师设疑:为什么家里的加湿器的蒸汽可以飘遍整个房间?引出水分子扩散和渗透,以及两者的比较结合生活,积极思考,了解扩散和渗透通过同学都熟知的生活用品加湿器来引出水分子扩散和渗透,简单明了,同学们也容易接受,对于概念的
6、掌握起者抛砖引玉的作用;(1)渗透吸水的第一个影响因素——浓度差;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水分子渗透,教师设疑:青菜放在盐水中会干瘪,放在清水中会变得干挺,为什么啊?教师进一步分析水分子渗透原理,通过PPT展示,比较外界浓度和植物细胞液浓度,得出水分子从水分子数量多的地方流向水分子低的地方;学生总结:放在盐水中,植物失水;放在清水中,植物吸水;学生概括: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对简单的生活事例进行比较和思考,挖掘出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引出本堂课内容,同时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2)渗透吸水的第
7、二个影响因素——半透膜;教师设疑:植物渗透吸水除了与溶液浓度差有关(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做渗透装置演示实验,做对比实验:A装置中玻璃漏斗口扎上棉纱布(全透)。B装置中玻璃漏斗口扎上猪的膀胱膜(大分子不能透过,水分子可以透过)。C、装置中玻璃漏斗口扎上塑料薄膜。把三个玻璃漏斗口朝下,在漏斗里装满滴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蔗糖分子是大分子),分别放到三个装有清水的烧杯里,让学生观察现象。3、教师提问:1)是什么力量使B装置中的蔗糖溶液上升?为什么A装置中的蔗糖溶液下降了
8、?C装置的液面没有任何变化?2)如果把B装置的水换成等浓度的蔗糖,你认为蔗糖溶液还会上升吗?学生观察现象,A下降,B上升,C不变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半透膜(猪的膀胱膜)的存在对渗透吸水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刚才青菜实验的理解,思考总结出浓度差是发生渗透吸水的另外一个原因通过这种模型教学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将生活经验以外的情况作出仿真,因此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可同时进行言语交流和视觉直视,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第一个教学难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