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中国画梅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画梅花教案篇一:写意梅花的画法教案梅花的画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和学生练习的方法,掌握写意梅花的画法。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梅花的画法,能独立创作一幅梅花。【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一、组织教学组织课堂纪律,准备绘画工具。二、设问导入1、组织教
2、学,教师朗诵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设问:这些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梅花三、讲授新课赏析梅花1、梅花简介: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魁,其姿态多变,花色美秀,幽香宜人,为很多人喜爱。2、启发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展开关于梅花的讨论。1)梅花的形态:花有五瓣、七蕊、呈圆形,民间又称'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花朵有正、侧、俯、仰、背朝向。梅干粗壮,弯曲如龙,梅枝、细直劲挺、千姿百态,有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2)梅花的品格:傲骨坚强、高洁挺拔的不屈精
3、神。3.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对梅花的赞美之言,组织学生讨论。4.学生畅吟梅诗句。吟梅诗句四、赏析梅花1.千百年来,很多画梅的名家辈出,欣赏一些梅花佳作。学生自主欣赏,体会笔墨的韵味,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2.引导学生欣赏,从布局构图,用笔,用墨方面体会。欣赏名家名作五、尝试笔墨,学画梅花1.梅花步骤介绍:画主干-----画旁枝------画花-----调整2.梅枝的结构和画法: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较淡的墨,以侧锋画出后边的粗枝干,再
4、加前面深枝条。要根据构图需要灵活运用。无论那种方法,都要注意枝干的穿插交错、疏密关系和断开留白。3.梅花花朵的结构和画法:①点花瓣:笔蘸满朱膘色,水分略足,笔尖蘸曙红后在碟中调匀,形成笔尖深笔腹淡的墨色效果,笔侧锋触纸,手微微抖动,画出一边深,一边浅的约一角硬币大小的圆点,注意不要平涂。画五个组成一个圆形即为一朵梅花。侧面花瓣要画成椭圆形,花苞用三笔组成一个圆形,花骨朵只用一个圆点来表示即可。②点蕊:在花瓣半干时,用浓墨(注意笔中水份要少)勾花丝并点上花蕊,花丝应勾得细而挺,如虎须一般,花蕊要点的聚散有致,自然天成才好。六、欣赏名家如何画梅花。七、创作体会1.学生参照优秀国画作品,依据收集
5、的诗歌散文,尝试画梅花。2.赏析学生作品,学生从构思、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自评互评。七、教学拓展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兰、竹、菊等题材。荷、兰、竹、菊题材作篇二:美术教案-梅花-教学教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课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
6、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
7、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