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

ID:47355019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_第1页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_第2页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_第3页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监测技术》2010-2011年度第1学期试卷B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80分)说明:仅为参考答案,不要求学生回答非常全面。主要观点符合当前环境监测领域的通用说法,并且阐述中没有明显违背基本原则的内容,可给4-5分;基本内容偏少,或者有少量内容错误,可给2-3分;没有回答,或者有明显错误,可给0-1分。1.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等,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发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构成。国家级环境保护标准包

2、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标准样品、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及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都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产生生物蓄积以及往往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蓄积起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属环境激素威胁着人

3、类的繁衍和生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放大作用致使北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3.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有何区别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都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两者联系较为紧密,都有对样品测定的测定。但研究目的存在较大区别,前者侧重于确定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而后者则是为了确定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组成、含量、形态等信息。4.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的区别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比第二类污染物危害大,影响更长远。5.浸出毒性与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

4、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污染物一次或24h短暂时间内多次作用于机体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6.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区别与联系检出限(XN):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测定下限(XB):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宣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在没有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它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1.碱片法测

5、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过程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SO2、硫酸雾、H2S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测定生成的硫酸盐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2.标准的生物毒性实验包括哪几类,并简要阐述之。标准的生物毒性实验包括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指测试生物大剂量一次染毒或24h内多次染毒条件下,研究化学物质作用的试验。目的是在短期内了解该物质的毒性大小和特点,并为进一步开展其它毒性试验提供设计依据。其特点是变化因子少、时间短、经济及操作简便。亚急性毒性试验:指测试生物在短期时间内多次重复染毒条件下,研究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试验。

6、目的是在急性试验的基础上,在短期时间内了解受试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探讨敏感观测指标和剂量效应的关系,为慢性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慢性毒性试验:指测试生物在较长时间内,以小剂量反复染毒后所引起损害作用的试验。目的是评价化学物在长期小剂量作用条件下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及特点,确定其慢性作用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制定环境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提供实验依据。3.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置的设置原则布设采样点的原则:(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

7、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远处;(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于常人呼吸带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