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082
大小:42.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08-08
《从《少年闰土》走近真实的鲁迅【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从《少年闰土》走近真实的鲁迅一、材料来源情况为了更好地完成这篇论文的撰写,我通过CNKI期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了查询,其文献来源于1998-2010年期间发表的文献,涉及全部专业领域,其中直接对小学鲁迅教学进行的研究较少。为深入研究该问题,通过大量史料等图书馆文献进行文献综述,以明确提出待研究的问题,并且为以后深入的研究相关问题打下初步的基础。主要查到了以下相关资料:刘发建的《亲近鲁迅》、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钱理群的《语文教育门外谈》、高旭东的《走向二十一世纪
2、的鲁迅》、林非的《鲁迅与中国文化》李怡的《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钱理群的《鲁迅作品十五讲》、马会敏的《<少年闰土>教学反思一得》、常崎郑召庄玮的《故乡的二重性及希望的二重性》、刘丽艳、王勤涛.《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郑益民的《对少年闰土教参资料的一点看法》、曹新发的《黑_白_红_鲁迅作品色彩运用及其意蕴》、曹年生的《论<呐喊>、<仿徨>中的少年儿童》、孙艳秋的《鲁迅思想和作品中的仁爱情怀》、苗金燕甘超的《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徐峻峰的《用变序法教<少年闰土>》、黄伟达的
3、《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语言变化》、孟繁华的《“到城里去”和“底层写作”》、王富仁的《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鲁容的《二十一世纪鲁迅的命运》、邵瑜莲的《"不合时宜"的鲁迅,"合乎时宜"的研究》、徐灵燕的《鲁迅言语个人风格中的谐趣感》、彭定安的《鲁迅: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高旭东的《走向21世纪的鲁迅》、王玺璋的《浅谈鲁迅小说中的故乡情结》、高韩的《托起明天的太阳——鲁迅的儿童观和教育思想》、丁辉的《今天如何读鲁迅》、熊海滨的《朴实灵动,趣满课堂--<少年闰土>教学与点评》、刘发建武凤霞的《与鲁迅的童年相
4、遇--<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与评析》、何莉君的《鲁迅错了吗?--<少年鲁迅>教学反思》、潘平的《敢拿鲁迅与闰土的人生做比较--<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王传贤刘颖姣的《回归经验世界尊重独特体验--<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张丽民的《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少年闰土>教学浅谈》。二、小学阶段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历史在建国十七年期间,鲁迅被意识形态化了。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鲁迅在中国的价值,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十七年的鲁迅教学,从选目到教学均被纳入意
5、识形态领域。语文教学上的鲁迅形象的阐释就是在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里对改造过的鲁迅的认同、跟随和同化,学生从教科书上接触的鲁迅即是这种权威圣人的复制品。文革期间,在毛泽东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的社会政治环境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美学化”被“政治化”彻底代替。作为在当时唯一可以与《毛泽东选集》供民众阅读的鲁迅作品,鲁迅自然就被定义为时代的英雄,无产阶级伟大的斗士。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鲁迅已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成了“民族英雄”。“鲁迅教学”远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审美情趣的作用。文革结束后,鲁迅作品在教学中也开始关注其
6、文学价值。这也是鲁迅存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篇目最多的时期,从当时的语文教学目标设定来看,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90年代鲁迅研究开始活跃,但是鲁迅教学依旧收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在介绍鲁迅时,依旧沿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原话: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经常关心、帮助青年。同时由于受当时应试教育的影响,鲁迅教学依旧是标准化和模式化的。进入21世纪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开始了新的教育改革。“鲁迅教学”首次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入教材。既强调了鲁迅作为时代先锋的伟大,也突出了他是一个“平
7、民作家”,小学阶段的“鲁迅教学”终于告别了传统意识形态化的僵硬解读,开始“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三、小学阶段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现状(1)对鲁迅对儿童的关注的研究鲁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以其难测深广的无边的爱施及儿童,他翻译了众多的作品,又创作了许多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可见于他文集中的有关儿童文学思想是十分丰富深刻。鲁迅思想博大而精深。在儿童教育方面,鲁迅亦有其科学而精辟的见解。针时封建社会压抑儿童、摧残儿童的旧教育体系,鲁迅从儿童自身特点出发,在创作和评论中,提出了许多使儿童健康成长,成为解放的人的新思想。鲁迅认为
8、,儿童文学应该是儿童的美的天使,犹如其比拟的“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儿童文学应该满足儿童“爱美的天性”,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义要诱导儿童“以新的眼睛和新的耳朵,来观察动物、植物和人类的世界”,让“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一儿童文学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