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72400
大小:755.00 K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12-02
《课程考核培训初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施新课程综合能力考核讲座盐城市教育局1.教育大背景:对公平与质量的追求。(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教育追求卓越,摆脱平庸。国内背景:与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相联系,培养现代公民。)(制定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教育新形势: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定是方向。(教育实践的关键是遵循已有的规律,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教育伦理的核心。因利益与屈服而违背教育规律是背离教育伦理的。)3.新课程面临新问题:新课程实施已经到第七年,有不少经验和问题需要总结反思。学
2、校的概念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化(变化总是缓慢与安静的。课堂:师生互动;课程:综合、校本;管理:制度、文化;评价:发展、综合。)教师的概念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化(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终身学习者。)但是,学校品质相差较大(有些学校有文化,有理想,有品位,更多的学校是“训练”的基地,与教育、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唤醒没有关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的文化功底和专业能力与新课程要求有较大差距,专业化程度不高,穿新鞋走老路),因此,要建立一个学校与教师队伍成长的长效机制,引导学校与教师对新课程、新
3、教材进行深度学习研究与科学实践。用三年时间对所有教师进行新课程实施能力考核。新课程实施能力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试题解析、教学评价的能力。(三个词:理论、教材、教学)友情提醒:本讲座仅仅提供一个复习的框架和方向。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关键是理解和在具体情境中的熟练运用、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新课程学习同样是这样。第一部分:新课程基础知识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
4、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2)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
5、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教育荒废的悲剧)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的认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
6、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关于学习者的认识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
7、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学习者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对教学的认识教学不是由外向内的信息输入过程,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教学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习者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教学应该克服简单化倾向。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妨碍了学习在具体情境中
8、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对教师的认识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