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

ID:46961924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1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_第1页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_第2页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_第3页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_第4页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_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童庆炳·2011-06-1616:04:01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哈尔滨)2008年4期    新时期是对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总称。十年“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横行,文艺被当成政治的附庸和婢女,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把“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推到了极端。新时期的开始,意味着对此前十年“文革”时期的一次告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2、,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和其他各界一样进行了反思和重建,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最好时期。  从20世纪初到本世纪初,文学理论发展的最好时期有两个。一个是20世纪初30年,以王国维、梁启超和鲁迅为代表,以五四前后文艺思想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为重点,文论处于现代化的草创时期;一个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的30年,文学理论在新的形势下又进行了“当代转型”。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学术话语开始专业化、学术化,并且都注重从古代和西

3、方两个方向上实现文论的现代转化和中国转化。从现在这个基点看来,新时期以来的文论30年虽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成绩却是非常显著的,可以说实现了文学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转型。这个“当代转型”可以概括为对话化、学术化和常态化的三个“转变”,即从一家“专政”式的独语,转变为“百家争鸣”式的对话;从政治话语转变为学科的学术话语;从非常态的中心话语转变为自主发展的常态话语。这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文论当代转型的总体把握。  下面笔者尝试勾勒这30年文论发展的轨迹。从总学习参考.....体上把握,可以把这30年文论的发展轨迹粗略概括为:从审

4、美论,到语言论,再到文化论。  首先是审美论。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以至90年代中期,文学理论的主流是审美论。虽然就人文学界和人文学科的总体状况而言,美学中的人性论、主体论思想一度流行,并且声势浩大,但从内在学理而言,文论学科中的审美论则获得更为稳健和长足的发展。审美论作为80年代文论建设的主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文论思想过于政治化、机械化的反拨和调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对苏联文论体系的教条化接受,更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式,文学理论长期中心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和运动的工具,成为政治政策的附

5、庸。80年代初中期,全国掀起了美学热,以审美的观点来解说文学,成为流行的趋势。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思想也给大家以启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感悟”和“妙悟”理论也成为一种思考的资源。前苏联美学论争中的审美学派的研究思路是我们的借鉴。“形象思维”问题和“共同美”的讨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学的审美论、审美属性论、审美特征开始出现。  以审美论为核心的种种观点其实是对长期以来的哲学认识论的文学本质论的反拨和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观点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这是从哲学认识论出发的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一

6、种认识,形象性就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强调文学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意识形态,它应该首先在对象和内容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人们也认识到,只有综合哲学认识论、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方法,从创作的客体与主体、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角度入手,对文学的特征进行把握,才能发现文学的本质。  由此终于形成了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的观点。“文学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的反映”的说法,确认了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应有的独立品格与自身规律。文学的

7、“审美”论消解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公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克服了文学本质的政治“从属论”和“工具论”,文学的审美本性得到了澄清,文学理论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才获得了自己的学科意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反映论是新时期以来文论发展的最大成果之一。  其次是语言论。应该看到,文学是一种广延性极强的事物。继20世纪70年代末“共同美”问题、“形象思维”问题和“人性论”问题以及80年代初中期文学的审美本质等理论观念的反思后,80年代中后期,文学理论问题的讨论深入到文学的许多具体层面。

8、其中比较重要的讨论有:1984年开始的“学习参考.....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的讨论、1984年开始的文学新“方法论”问题的讨论、1985年开始的“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1986年前后开始的文体和文学语言的讨论。可以看到,讨论的问题正在一步步深入。同时,80年代以来的文论界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