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49312
大小:382.3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2-01
《“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讲评本次作文的情况优点:1、书写大多比较认真,卷面不错。2、能够开篇点题,能够美化开头3、能够使用我们背诵过的例子缺点:1、行文结构平面化①结构单一②中途易辙2、立意一定要准,最好“专一”,“以小见大”2、不注意行文中的点题扣题【文题展示】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耕种?自己?土地?1、“耕种”是写作的重点:“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要有科学的耕作、播种、管理方法等。2、“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突出独特的耕种之法。3、“土地”可实写,也可虚写。“虚”指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精神、心灵、信念、理想、梦想、道德、人格、诚信、尊严、正义、爱心,也可指思想文化等方面。4、“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意在引导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我”或某人成长的经历与感悟;【作文示例】耕种自己的土地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有人说,人生是一局棋;而我说,人生是一次播种,一种耕耘。
3、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去耕种,才能使自己的土地硕果累累,禾黍丰茂?排比句式、设问式开头,紧扣文题,引起读者思考。“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见证了人生成功的轨迹,1700多年前,王羲之用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在自己的书法园地上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他的书法作品被人们称为“飘若浮云,惊若游龙”,它的《兰亭序贴》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或许会惊叹他的天赋,我们或许会膜拜他的才情,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他的勤奋和执着无疑是大错特错了,倘若不是日琢夜磨,倘若不是体察万物,倘若不是倾洒汗水,倘若不是辛勤耕种,王羲之的书法又怎能入木三分,他又怎能成为万世敬仰的书
4、圣?论证事例一,紧扣“怎样”和“硕果”,事例叙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避免了拖沓冗长。分析事例由现象到本质,准确而深刻,“倘若”的排比句又起到对比说理的作用。“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阐释了追求完美的真谛,杜甫不是苦吟诗人,可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园地里踽踽独行,追寻着尽善尽美的理想,虽然他曾自嘲“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的,舞文弄墨终究不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是他仍愿意“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仕途不通时,文学成了杜甫笔耕不辍的沃土,他不断地积淀、升华、创新,终于在盛唐的诗坛上耸立起一座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让人仰之弥高!如果“诗圣”还不足以表明其诗名
5、之盛,那么“诗史”足以证明其诗作之永恒!论证事例二,形式同事例一,语言则特色鲜明,引用诗句为文章增色,同样紧扣“怎样”和“硕果”,叙议结合,论证有力。语言深刻、节奏感强是本文段的亮点。“一支粉笔写冬夏,三尺讲台贯春秋”表明了了奉献的崇高意义,也许有的土地太过广袤,有的土地太过富饶,即使只有三尺讲台,只要它属于自己,也要将它耕种的花繁叶茂。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的王生英,30年如一日扎根在条件最艰苦的山村学校,一场暴雨冲毁了教室,她就把孩子领回家里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学生家庭贫困,她就无私地给予资助,从教30多年她从来没有让一个适龄孩子辍学。条件艰苦怎样,土地贫瘠又怎样,只要怀有一颗
6、爱心,只要肯于奉献,就可以让石缝长出松柏,就可以让沙漠开出奇葩!王生英,不愧“最美乡村教师”称号!论证事例三,选例回到现实生活中,选用身边鲜活事例说服力强,叙述特点与事例一相似,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名句引入,概括叙述,总结扩展,紧凑而有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我们要坚信,播种希望,收获理想;播种毅力,收获坚强;播种美好,收获幸福;播种爱心,收获感恩……我们的收获一定由付出决定。论证部分结构相同,三个事例论证之间形成并列关系,段落内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不论是段落之间还是段落内部都显得结构清晰,条理清楚,可以作为考场作文并列式
7、结构的典型模版加以仿造。结尾再次点题,重申观点,激励辛勤耕耘。整体结构也回归到总——分——总。耕种自己的土地曾几何时,“我不相信”的北岛在自己精神的土地上耕种、质疑;曾几何时,“面朝大海”的海子在自己灵魂的土地上耕种、渴望;曾几何时,“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自己思想的土地上耕种、呐喊!再看当下的中国文坛,是否还有人在耕种“自己”的土地?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作家不敢正视这个社会,甚至不敢仰视、斜视这个社会。”当民族的危难已殆散,当文革的动荡已淡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