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帝劳曰:“朕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我于宗娅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卿宜思有以称吾举者。”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我常物物戒之。今当监国,不得朝夕
2、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太子废,坐受金带,流驭州。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
3、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思恭归,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起居注 知:主持B.冀裨益之冀:希望C.冀当反善反:返回D.故世衣冠衣:衣服 解析:衣:此处作动词,穿。 答案:D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
4、章B.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C.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D.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 解析:原文标点: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 答案:B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5、项是A.杜正伦聪颖能干,美名远扬。杜正伦因高中秀才被太宗知晓,被请入职秦王府文学馆;后又被魏征举荐,受到重用。B.唐太宗认为自己年轻时历经世事,即位以后还需要臣下的劝谏,而太子长于深宫,未经世事,更需要臣子进言直谏。C.杜正伦接受了唐太宗交给的教导太子的重任,多次劝谏太子。然而太子骄横不听,还抗表闻奏,太宗因此大为恼火。D.与城南杜氏联宗的要求被拒绝后,杜正伦对城南杜氏记恨在心。执政以后挟公报复,破坏杜氏地脉,致使杜氏衰落。 解析:太宗并不是恼怒太子抗表闻奏,而是恼恨正伦泄露自己交代的话。 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举贤者,非朕独私
6、,以能益百姓也。译文: (2)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译文: 答案:(1)朕选拔贤才,不是朕个人喜好,而是因为能对百姓有好处。(2)今天如果昭告天下,敢上谏者死,将不会再有人说话了。 参考译文: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朝重视秀才科,考中者天下不到十人,而杜正伦一家有三个秀才,都是高中,被世人羡慕和赞美。太宗很早就知道了他的名声,上表召他入职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举荐他有才能,升任兵部员外郎。皇帝勉励他说:“朕选拔贤才,不是朕个人喜好,而是因为能对百姓有好处。我对宗亲和故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才能,最终也不会任用。你应该考虑有所作为以不辜负我对你的
7、选拔。”不久迁任给事中,主持起居注事。皇帝曾说:“朕坐在朝堂,不敢多说话,必须是对百姓有利,才敢说出口。”杜正伦说:“臣位居左史,陛下一言有失,不仅损害百姓,而且记入史书,千年以后拖累圣德。”皇帝听后很高兴,赐给他彩缎二百匹。太子代行国事,诏令杜正伦任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皇帝对正伦说:“太子年幼,没有形成好的品德,我总是事事告诫他。如今他担当监国的大任,不能够朝夕相见,所以停止你在朝廷的职务以便辅佐太子。你一定要谨慎努力。”过了几天又说:“朕十八岁时,还生活在民间,世上真假无不亲身经历;即位以后,处置有失误,必要等到有人劝谏,才恍然大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