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31869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30
《环氧树脂成宝AB胶(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物品与厂商资料物品名称:环氧树脂物品编号:311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制造商:东莞市成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住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沙村石榴西一街一巷电话:0769-85625600二、成分辨识资料纯物质:中文名称:环氧树脂成份:环氧树脂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No.):25068-40-8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99.9%三、危害辨识数据最重要危害与效应健康危害效应:轻微抑制中枢神经剂,高浓度蒸气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头晕、嗜睡、动作不协调和精神混淆、刺激眼睛、吞食或呕吐时可能倒吸入肺部。环境影响:无明显生物浓缩作用,具生物降解性。释放至水中土壤中,会挥
2、发及进行生物分解;释放至空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反应而衰减。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特殊危害:-主要症状:头痛、虚弱、困倦、恶心、酒醉、呕吐、虚脱、昏迷、皮肤脱脂、皮肤炎、方位感障碍。物品危害分类:-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1.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若仍有不适症状,立刻就医。皮肤接触:1.以水及肥皂冲洗受污染部位5分钟或直到污染物除去。眼睛接触:1.尽快擦掉或吸掉多余的化学品。2.立即将眼皮撑开,用流动的温水缓和冲洗15分钟或直到污染物除去。3.立刻就医。食入:1.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化合物。2.若患者
3、有自发性的呕吐时,应使患者身体向前倾斜以减低吸入的危险,并让其漱口以及反复给水。3.立刻就医。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皮肤、眼睛、呼吸道的刺激。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对医师之提示:-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水雾、泡沫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无特殊灭火程序:1.位于上风处以避免有毒的分解物。2.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的储槽或容器。3.以水柱灭火无效。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必须配戴空气呼吸器、消防衣及防护手套。六、泄漏处理方法个人应注意事项:1.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理干净为止。2.由受过训之人员负责清理之工作。3
4、.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3/3环境注意事项:1.对泄漏区通风换气。2.移开所有发火源。3.通知政府职业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清理方法:1.不要碰触外泄物。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狭隘的空间内。3.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4.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泥土、沙或颣似稳定且不可燃的物质围堵外泄物。5.少量溢漏时,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剂吸收。已污染的吸收剂须制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6.大量溢漏时,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寻求协助。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1.使用时远离火花、明火及其它发火源并于工作区张贴禁烟标示。2.须备有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
5、装置。储存: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远离热源、发火源及不兼容物。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1.使用不产生火花、接地的通风系统并与一般排气系统分开。2.废气直接排至户外并对环境保护采取适当措施。3.提供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排出之空气。控制参数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WA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最高容许浓度CEILING生物指针BEI----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防护:活性碳口罩。手部防护:防渗手套。眼睛防护:1.防护面罩。2.化学安全护目镜。皮肤及身体防护:橡胶材质防护衣、连身工作服、工作靴。卫生措施: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
6、可再穿戴。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九、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状态:液体粘稠体形状:透明颜色:透明或淡黄气味:胺味pH值:/闪火点:>200℃测试方法:()开杯(ˇ)闭杯分解温度:-爆炸界限:-自燃温度:-蒸气密度:-蒸气压:-溶解度:几乎不溶(水)密度:1.15黏度:11000-15000(CPS)十、安定性及反应性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1.过氧化物、强还原剂:剧烈反应,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应避免之状况:静电、火花、火焰和其它引火源。应避免之物质:1.强氧化剂。2.强还原剂。3.胺类化合物。危害分
7、解物:热分解产生CO、CO2等。3/3十一、毒性资料急毒性:吸入:-皮肤:直接接触可能造成轻微的刺激。眼睛:接触眼睛具刺激性。食入:刺激咽、食道及胃。LD50(测试动物、吸收途径):10000~11400mg/kg(大鼠、吞食)局部效应:-致敏感性:反复或长期暴露可能引起过敏或皮肤炎。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1.释放至水中,几乎不溶于水。2.释放至土壤中,不易进行生物分解。十三、废弃处置方法废弃处置方法:1.参考相关法规处理。2.依照仓储条件储存待处理的废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